幾點起床、吃早餐都可以!這間奧地利長照機構,把「自由」還給老人

幾點起床、吃早餐都可以!這間奧地利長照機構,把「自由」還給老人

在寫本文時,我剛拜訪完一間奧地利的護理之家,移動到以色列朋友家小歇。

文/周傳久

 

我的以色列朋友是舞台劇演員,昨天邀請我們去看晚上九點開演的舞台劇,演出時間共一個半小時,所以我們昨天晚一點回來就寢,今早也就晚一點起來。

 

今天早上我沒有壓力,不需要趕行程、不必配合朋友的起床時間,也不用怕朋友覺得我睡晚一點很奇怪,真的很輕鬆!更讓我體會到幾天前在護理之家所學到的,讓所有老人都得到像家一般的自由生活。

 

這個奧地利安養機構體系共有十一家,營運的共同特性就是,住民想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床,吃飯、洗澡也是一樣。至於從事什麼活動,由老人自己決定。

 

有一位住民告訴我,前天晚上他跑去聽音樂會,回來已經十一點多了,第二天想睡到幾點都可以。我也親眼看到,有位一百歲的住民起床以後在沙發上打盹,直到上午十點多想吃早餐了,才由照服員備餐。

 

 

本於相同的經營理念,機構不採用中央廚房配膳,而是在每個住房區的客廳設置廚房,讓住民聞得到備餐的味道。照服員有個辦公桌就在廚房一旁,方便住民有需要時可以馬上叫得到人,也更有安全感,照服員也更容易看到住民的需求

 

例如,照服員準備午餐時,可能同時看到有些老人吃早餐發生困難,就可以隨即處理。又或者是有些老人吃得比較慢,就讓老人自己慢慢吃,照服員可以運用時間做別的事情。

 

這種生活自由乍聽之下沒什麼,但是如果更了解各地機構的營運方式,就知道這樣很可貴。許多機構為了配合經營者和照顧者,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去處理基本生活需要,這樣就變成住民要配合。

 

在一般社會生活中,學校、軍隊、監獄,還有一些工廠,因為有特定原因而採取集體生活,統一步調和節奏。可是對已經經過人生大半歲月,與失能、失智共處的人,還有必要如此嗎?晚年還要繼續這樣「忍」嗎?

 

 

比起一些歐洲國家,台灣的機構更像病房。

 

政府法規容許四人住一間(養護之家還有六人一間的),要和陌生人或可能互相干擾的人一起住,一直住到死。

 

曾有統計發現,我們機構的老人一天平均睡眠約五小時,這不單是因為老人較難入睡,而是受到室友、噪音等干擾,加上必須配合固定作息,這樣如何讓住民健康?如何期待住民精神好而穩定?

 

若是理解以上差別,再來想想政府容許機構設立的本質,就不免有些疑問。到底什麼是安養和養護?什麼是「照顧」?

 

近期,政府在推動延緩失能,拼命邀請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協會、公會發動體能運動方案,看起來是想與先進國家一樣,讓更多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延長亞健康歲月。

 

但這到底在成全誰?多運動固然好,但想到生活的自由因為離開家而被剝奪,不先改善造成的原因,是不是有點捨本逐末?老人又如何能愉快、自在的去運動?

 

 

奧地利這家機構的住民一半以上都是失智。可是,很少看到他們出現噪動、遊走或攻擊性的言行,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有安全感以及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有的人餵鳥,有的人一起吹口琴,有的看報,有的在排戲。

 

照服員不必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如果老人對抗照服員的「照顧」時該如何化解。

 

當我們看到機構老人不好照顧時,或許真的可以想想,究竟我們提供的「照顧」如何影響老人生活,有哪些方式反而製造了問題。

 

行文至此,讀者或長照界朋友可能要問:是不是奧地利這家機構比較有錢?沒有,誰都可以住。是不是照顧人員很多?事實上,沒有差別很多。

 

以照顧這麼多失智住民的機構來看,照服員與住民的比例是一比六,不算非常寬鬆。不過,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輕度失智的住民會幫助重度失智的,這是通常不會在一比八或是一比六照顧比的「事實」看到的「真相」。

 

 

怎麼辦到的?照服員告訴我,照顧者必須懂得妥善安排所有工作,同時,照顧者和管理者要有一致的信念來經營。所以,已有十二年營運經驗的主管用堅定眼神告訴我:「真的行得通!」

 

從環境設計到營運設計,再到第一線照顧、溝通、互動,奧地利的機構展現真正看重人性而帶來的生活品質,對住民好,對照顧者也好。這樣的照顧模式,可以成為台灣接下來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