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關鍵詞:耐心陳述事實
在著手進行這本書之際,有一回上課前,我先生Bob很體貼的幫我到樓下點餐,還很貼心的問我:「你待會演講,要談什麼?」我心想:「天啊!有沒有搞錯,跟你說了好幾次了,同樣的問題你問了第6次了!」
怎麼辦?當時我的雷達已經偵測到心中的不耐煩,幸好,學習靜心多年下來,我知道一旦覺察到自己開始有了負面情緒,就越要讓自己穩住,說話速度也要放慢下來,因為通常那個當下就是我們可能犯錯的時刻。這種時候,最要避免的,是讓暴力型語言脫口而出。
假如我當時語帶不滿的告訴他:「我不是已經說了好多次了嗎?你到底有沒有在聽!要我講幾遍?」這樣的回答,就算他知道自己常常心不在焉,也很難有好臉色回應。
相反的,我讓自己單純陳述事實就好,咬住嘴唇,不能多說任何一個情緒化的字眼。於是,我耐住性子,當這是他第一次問,心平氣和的回答:「這場演講是跟我要寫的書有關。」
我還記得那一天窗外一片蔚藍,天氣非常晴朗,和煦的陽光灑滿屋外,好舒服的太陽。這麼美好的早晨,我才不要挖個洞自己跳下去,皺起眉頭,擺出難看的臉色,搞壞自己跟對方的好心情。
怎麼樣,聰明吧?10幾個字的簡單陳述,化解了一場可能引爆的衝突跟冷戰。如果弄不好,說不定就跟那位女學員一樣,還要到對方面前賠不是才能平息,太不划算了。
正如盧森堡博士說的:你要選擇玩「誰對誰錯」,還是玩「怎樣讓自己過得開心」的遊戲?說真的,這時候我已經看清楚事實:他這是關心我,想參與我的世界,想了解我,否則他幹嘛要問?
婦女節大家大富丶大貴丶大快樂💖💖💖
由賴佩霞發佈於 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多說一句,我們常常在別人表達關心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給對方臉色看,既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欣賞。潑了人家一身冷水之後,還抱怨人家為什麼都不關心自己。
關於這一點,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如果別人沒有惡意,就不該給對方冷酷的語氣或臉色。特別是針對自己家人,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是來找碴,是來聊天,想跟我們連結、交流的,但我們常常一個不耐煩,一不小心,就把冷屁股給遞上去了。
這時對方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當然要反彈。如果不反彈,我們可能又覺得他好欺負,又不珍惜了!
此時,正當我埋首趕稿之際,Bob又不時在我身邊走來走去、問東問西。看我要不要吃這個,喝那個?在寫什麼?寫到哪裡了?要不要睡了?要不要起來動一動?
即使他曾數次打斷我寫作的心流,但看他一臉關心、好奇的模樣,我依然選擇帶著微笑抬頭看看他,耐心回應他幾句。然後,看著他帶著滿意的微笑坐回他的寶座,繼續看他的影集。
寫作或創作的人都知道,文思泉湧的時候最怕別人打擾,然而,當心裡願意騰出空間給幸福,無論眼前、手邊在做什麼,自然而然就能回應對方的善意。這就是我經營幸福的祕訣。
記得了:耐心陳述事實,這一招在日常生活親密關係的應對上是很關鍵的。
「不要」什麼,不等於你「要」什麼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實際的例子,進一步來認識非暴力溝通中關於需要的表達。
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以後,很多家庭衝突往往也因手機而起。以下幾句話,應該不陌生──
「我跟你講話的時候,你可不可以不要看手機!」「到底手機重要還是我重要!」「你可不可以把頭抬起來,我正在跟你講話,我不要你一直看手機!」「吃飯看什麼手機!」
的確,當其中一方邊看手機邊說話,有一搭沒一搭,心不在焉,或看報紙或看電視,溝通是注定要失敗的。不過,想要對方放下手機,你使用的語言可就是個關鍵了。
盧森堡博士曾經舉一個故事為例:一位女老師在講課時,學生邊聽課邊用手拍打著書,發出的聲音讓她覺得很受干擾。
於是,她直接要求學生:「請你不要拍打書,好嗎?」結果你猜這位學生如何回應?他不拍打書了。他改拍桌子。
家裡有孩子的人應該對這樣的場景很熟悉?你越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故意唱反調。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告訴對方你『不要』什麼,不等於你清楚告訴對方你『要』什麼。」盧森堡說。
由賴佩霞發佈於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希望對方別再低頭看手機,其實我們真正的需要,很可能與手機無關,而是希望對方可以把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與精力,投注在自己及家人身上。
這時候,可以這樣說:「親愛的,我想好好跟你聊天,我們都暫時放下手機好嗎?」而不是語帶攻擊的說:「你最好馬上給我放下手機!」
這樣的用語、口氣容易讓人產生抗拒,不自覺想反擊。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不喜歡被責備。我都可以想像,如果是青少年,即使放下手機,也可能戴起耳機或拿起平板電腦,或拿起雜誌,或放空,或板起臉,採取不配合策略,每一個小動作只會讓人更抓狂。
要知道,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很容易因為對方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就吵了起來。
避免爭吵,雙方都要有隨時「打住」不再繼續往衝突奔去的智慧。
我跟Bob曾經有過這麼一段對話:有一天我看見他一直低頭滑手機,心裡不是滋味,於是跟他說:「你寧願看手機也不願意看我。」他想了想,回了一句:「不舒服,你這樣講,我聽了真的不舒服。」
被他這麼一提醒,我很快發現,問題出在我的用語與語氣,其中的確隱藏著對他的評斷。
我趕緊跟他說:「Sorry,」接著說,「我是希望你把注意力放我身上。」
作者簡介_賴佩霞
知名身心靈作家、歌手、主持人、攝影家。16歲開始半工半讀自彈自唱,18歲踏入演藝圈。先後灌錄多張唱片,並參與電視劇、電影與舞台劇演出。淡出演藝圈後,投入身心靈研究,多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受教多位名師,並譯有多部作品,是心靈界最有影響力的導師之一。美國哈佛甘迺迪學院菁英領導班結業,目前就讀暨南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班,為心靈成長社團「好好說話,學會」創辦人。
本文摘自早安財經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