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已退休的母親經常一起討論,退休後的生活要怎麼過才不會後悔。母親忙碌了一輩子,在五十五歲時退休,這麼長久的歲月中,母親的自我既被「工作」綁住,也被某某某的「媽媽」所束縛。
這麼多年過去,等到退休、子女長大成人離家之後,如今母親感覺自己的存在價值也消失了。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為什麼而活,做什麼事情會快樂,怎麼填滿生活才不會後悔。
直到現在,母親才有餘裕開始思考如何填滿自己的第二人生。
韓國人習慣將出生在1980 年代初期到2000 年代初期的人被稱為「Y 世代」。按照這個標準,我也是Y 世代。這個世代的人不認為「工作」等於「生活」,更在意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不想把精神全部耗在公司,與母親這一代認為「工作」就等於自身價值非常不同。
我想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該如何填滿生活才不會後悔?」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把想做的事,按照想做的程度去做。」
雖然我不確定是否所有的人都這麼想,但像我這種對許多事情有著濃厚興趣,喜歡多方嘗試的人來說,真的是最真實的盼望。
為了生活,我們不免還是需要工作領薪水,那麼,在工作之餘,建立有效率的、有品質的、有時間意識感的晚間計畫,就是最好的解答。
不想成為最厲害的獸醫,但想成為生命最豐富的自己
我是在獸醫院工作的獸醫。雖然曾經也碰過工作倦怠期,但本質上我非常熱愛自己的職業,也有想要做得更好的野心,所以晚上會抽出時間研讀相關知識,但是我並不想把下班後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變成「最頂尖的獸醫」,而且我的人生目標也不是以「最會動手術的獸醫」揚名立萬。
雖然我愛我的工作,但如果一輩子只能當獸醫,我覺得我會變成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然而這個世界告訴我們「只能挖一口井」,叫我們窮盡一生專注在一個領域,為此付諸所有心力,「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並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但我認為這種說法對我來說、或者說對我們這世代的人來說,並不一定適用。
就在某一天,我偶然看到一場TED 演講之後才知道,像我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演講題目是《為何不是每個人都有明確的人生方向》(Why some of usdon't have one true calling),演講人艾蜜莉.霍布尼克(Emilie Wapnick)認為社會似乎為我們建構了一個框架,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只尋找一種使命,並且必須為了那個使命而活,但她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那樣做。
充滿好奇心、擁有具創意的各式興趣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不妨大膽充分發揮熱情,活出自己。
看完她的演講之後,我產生了信心。我下定決心,即使不能成為最菁英的上班族,我也要成為下班後活力滿滿去做各種有趣事情的人。
既然下班了,我就是要做想做的事
既然我不是最優秀的獸醫、最棒的創作者,也不是最頂尖的演員,那我還可以做什麼呢──很簡單,我有最強的信心,那就是我很會「做些有的沒有的事」。
「為什麼不好好唸書,老是做些有的沒的!」 指的就是我。學生的本分是「讀書」,上班族的本分是對自己的工作範疇負起全責,交出一番成果,只是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存在限制在「上班族」的身分,反而會覺得下班後做「有的沒有的事」很奇怪,這樣一來,不就一天24 小時只能以上班族的角色過活了嗎?但是我不希望這樣,我認為下班之後,應該要以各種不同的面貌去活出自己的本分。
人們往往會認為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條件是「準時下班」,但是我想問問,在不做正職工作的時候,大家是怎麼利用的?那些會高喊「工作與生活一定要平衡」的人,往往不知道除了正職,自己擅長什麼、覺得有趣的事情是什麼。
在準備好改變自己、迎接晚上的奇蹟4 小時之前,請先想想,自己在工作之外做什麼事會感到快樂,有什麼能力跟工作無關,以及現在或未來還想做哪些「有的沒的」吧!
直到現在,我的母親依然為了退休生活要做什麼而苦惱,我則是為了下班後不虛擲任何一分鐘而努力經營。請記得,跟「幾點可以下班?」比起來,「下班後做什麼?」更重要!
(本文摘自《原子時間:幫時間記帳,累積時間財富,讓每一天充實又清爽》,寫樂文化出版,柳韓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