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上火又怕冷?原來是「上熱下寒」上身!每天3分鐘改善氣血循環,調好體質不生病

容易上火又怕冷?原來是「上熱下寒」上身!每天3分鐘改善氣血循環,調好體質不生病

陳先生從小體弱多病,「你一定以為我看起來營養不良,其實小時候我是個大胖子, 體重都在90公斤上下,同學對我的印象就是『常生病的大胖子』。」他苦笑說。長大後的陳先生在科技業上班,工作壓力大,除了經常感冒,還因為睡眠不好,精神也不好,有習慣性偏頭痛。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強調,改善體質,提升免疫力要從平常做起,每天花3分鐘練習周天顫掌疏通經絡,維持氣血循環暢通,有助改善虛弱體質,解決經常感冒、腸胃不好、內分泌失調等問題。

 

身體能量不足,嘴破冒痘又怕冷

 

白雁老師指出,現代人用腦過度,又常晚睡、久坐、不運動,體質早已改變,也不再是單純的偏寒性或偏熱性,而是上熱下寒的體質最常見。

 

上熱下寒的特徵是上半身容易上火,像常常嘴破、喉嚨腫痛、眼睛乾澀、失眠、長痘痘;但同時下半身又陽氣不足,會有體寒的問題,包括手腳涼、腹冷、胃冷、宮寒等症狀。

 

黃帝內經提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也就是說,熱病的根源還是起於「寒」,當體內有寒,會把陽氣排斥在外,陽氣上衝、浮散於外,就會在上部出現上火的症狀。所以上熱下寒,簡單來講就是寒熱不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容易心煩氣躁,又動不動就感冒,這其實是因為人體陽氣不足。

 

體內循環不良,抵抗風邪能力差

 

老人家常說:「頭要涼,腳要暖」,這是身體健康的象徵。

 

根據中醫理論,腎主水,心主火,正常的情況下,腎水借肝氣的升發向上升騰以濟心火,上半身就不易上火和心煩氣躁;而心火透過胃氣的下降和肺氣的斂降,能夠下行入腎,下半身就會感到暖和。也就是說,身體要有良好的寒熱對流,水升火降,氣的運行通暢,身體就會健康。

 

但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繁忙,白天上班忙著看電腦,晚上回家忙著划手機,心神和體力都過度耗損,往往形成上熱下寒的體質。

 

人體陽氣不足,不但體內循環差,而且抵抗外邪的能力低,風、寒、濕等邪氣容易侵入體內,也比較容易接收寒氣,且不易排寒,經常感冒生病。

 

陽氣助體內升溫、促進排寒

 

陽氣就是我們的免疫力,想提升免疫力,改善虛寒體質,就要想辦法增加體內陽氣。白雁老師建議調理經絡,從內在調節起,例如人體背側從後腳到背部有兩條膀胱經,是陽氣最足的經脈,疏通活絡這經脈,就能讓陽氣運行順暢。

 

泡熱水、曬背也有助經絡疏通,促進排寒,但更好的方法是身體做到對的動作,讓體內慢慢升溫,活化氣血幫助寒氣排出。

 

白雁老師建議練習周天顫掌法,透過手指末梢的顫動,加上一腿曲、一腿直,調節膀胱經,帶動全身氣血運行,幫助體內寒熱對流,減少陽氣耗損,可改善虛寒體質。

 

從上到下進行周而復始的顫動,每次只需要3分鐘的時間,自然就會流出清鼻涕,身體暖和,筋骨也鬆開了。

 

周天顫掌,促進全身寒熱對流

 

1.左腳向前跨一步,雙手舉直顫掌。

2.雙手保持顫動向後移,繼續顫掌向下移,雙手過耳後手心朝下,到腿部再向前抬,重心移到前腳。做七次收回左腳。

3.右邊同樣動作做七次。左右各兩回合後,雙手在頭上顫掌三秒落下。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