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本來就不容易︰你有沒有很想改變,卻做不到的時候呢?
想一想,你有沒有很想改變,但卻做不到的時候呢?在一場講座中,我問了台下家長這個問題,一位家長大聲地說︰「減肥!」其他家長會心一笑。
沒錯,我們也期待可以瘦到理想的體重、維持適當的體態、對甜食忌口、期待自己每週運動兩到三次,但你有做到嗎?你每年年初許下的新年願望,到年末的時候,達成多少呢?
改變,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一樣。當孩子沒有改變動機時,你再怎麼碎碎唸,都是沒有用的。
不過,有時候改變對孩子而言,可能真的太難了。
例如國文成績要進步十分,不僅要願意學習(有學習動機)、上課要專心且認真聽講(積極的學習態度),能聽懂老師所教的(訊息處理及閱讀理解能力),回家還要複習(時間管理),不懂的地方要有勇氣問老師或同學(自我測驗,及解決學習困難),考試時不能太緊張或太鬆懈(處理焦慮),作答時不能粗心大意(具備考試策略,及細心)等,缺一不可。
只要這其中一項孩子無法達成,考試成績就無法進步;因此,放棄是更容易的選項。
父母願意對孩子說︰「其實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都做得很好」嗎?
而孩子真的不希望成績變好嗎?其實孩子念書就和大人減肥一樣,可能有意願但做不到。
而這些不想寫作業、常常請假或遲到、學業低成就、沒有改變動機的孩子來到諮商室中,我會對孩子說︰「其實老師知道,你有很多事情都做得很好。像是導師說,你這週作業比較沒有遲交、週記也有寫比較多。而且,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情,你都會努力做到。像是上次月考前一天,你心愛的天竺鼠過世了,你說你哭到半夜,但隔天一早還是趕來考試。
「所以,老師並不擔心你,因為我知道,如果你不想改變,別人怎麼講都沒有用;但如果你想改變,你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
這樣說,是讓孩子知道,你的小改變,老師都有看到;另一方面,我也試著提升孩子改變的動機,讓孩子看見「只要他想做,就能做得很好」。
我也看見,很多時候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可能已經持續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感到非常挫折、無力。
換個角度︰看見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滿足了什麼需求
有一次演講結束後,一位媽媽著急地跟我說:「我兒子現在讀夜校高一,已經從電機轉到他覺得比較有興趣的觀光,但卻還是常常蹺課。他成績就是低空飛過,也不至於到被當,但就是不想再更努力。
「他每天都睡到中午,白天窩在家裡打電動,飯也不怎麼吃,晚上偶爾才去上課。最讓我受不了的是,他兩三天才洗一次澡,我和他爸都快被臭死了。每次進他房間都要閉氣。
「自從去年他女朋友跟他提分手之後,他整個人就變得怪裡怪氣的。有時候他爸也沒講什麼,他就突然很生氣,還鎖門。我只好把午餐端進去給他吃。我覺得這樣很沒禮貌,但我實在是沒辦法;因為不端進去,他就整天不吃東西,我也會擔心他身體,會不會像新聞報導一樣,哪天就暴斃在電腦前。但跟他說,他又覺得我囉嗦、擔心太多。」
「那他生活中有好朋友嗎?」我問媽媽。
媽媽說:「他的朋友都是網路上的朋友,因為夜間部大家也都是來來去去或常常缺席。他不願意去看醫生,也不想去心理諮商。他覺得現在的生活沒有到太糟,他不想要有什麼改變。我也不知道到底還能做些什麼……」
當孩子沒有改變動機時,找到他在意的點、投其所好就很重要。例如:不是因為網路成癮而希望他去心理諮商,而是和心理師聊聊他失戀這件事。不是因為憂鬱而去看精神科,而是精神科可以改善他很困擾的失眠問題。
因為我也沒有見過她兒子,只能就我所理解的部分,提供媽媽簡單的諮詢。
但我發現,不管我說什麼,媽媽的回應都是:「我做過了、沒辦法、可是……」例如我說:「手機睡前要收起來比較好。」
媽媽說:「上學期我想收他手機,因為他居然給我打通宵。結果我進他房間,他不肯把手機給我,我們開始有點拉扯,他居然用頭去撞牆,我嚇死了,只好妥協。」
我說:「那可能要設定半夜十二點關掉網路比較好,至少睡眠時間會比較正常。」
媽媽說:「因為家裡還有其他人在,像他舅舅就會用電腦到半夜一兩點,所以我沒辦法關網路。」
我問:「那他有和學校的輔導老師聊過嗎?」
媽媽說:「我不太信任學校輔導室,主要是導師對他有偏見。上學期導師有一次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罵他,所以他也不想跟其他老師談。」
我問︰「那你和孩子的關係好嗎?」「假日我想帶他出去走走,但他不肯,說懶得出門,而且出去也很無聊。」
從上面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到,要孩子改變,談何容易?家長在尋求專業協助前,可能已經嘗試了好多方法,卻仍然不得其門而入。
也有一些父母擔心,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問題,所以不願意尋求專業協助。我覺得父母先去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諮詢,也是個好的開始。
透過諮商,父母對於目前的困境,可能有一些新的覺察。或許父母對孩子的擔心,也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或成長背景有關,心理師可以幫助父母有更多的自我覺察和情緒宣洩。當父母能好好安頓自己的內在,就會更有能量照顧孩子。
而當父母能把自己安頓好,當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一些些改變,親子互動可能也就跟著改變了。
大人的責備,反而把孩子推遠了
其實,孩子現在的行為模式,一定滿足了孩子的某些需求。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在因應困境,才會如此僵化且無法輕易改變。
例如︰文中被分手的孩子,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中,試圖從網路中得到「愛與隸屬」的感覺。因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被愛,和父母關係疏離,學校也沒有好朋友,而網路上卻有志同道合、一起破關的朋友,那麼這樣的歸屬感,會是多大的拉力!
孩子已經用他的行為,滿足了他的內在需求。既然他的需求被滿足了,那麼孩子自然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那些所謂的改變,其實是大人對孩子的期待。
但當我們稍微轉移目光,先不急著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而是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
當我們這樣做,或許就能理解孩子心裡的矛盾掙扎,例如:孩子知道沉迷網路不好,也看到自己的成績每況愈下;但在網路中,才有志同道合、能一起衝鋒陷陣的朋友,也從網路遊戲中得到滿滿的「成就感」。
因此,孩子一邊自責,但卻也無法離開。其實,孩子可能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卻一時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法,感到十分矛盾糾結。
因此,當孩子又被父母責備時,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孩子反而更想從網路世界中找到能了解自己痛苦的人。大人的責備,無法讓孩子減少使用網路,反而把孩子給推遠了。
在理解之後,再去尋找能推動孩子的「小改變」,例如:孩子願意去和心理師談談失戀,或是孩子願意兩天洗一次澡,或是媽媽和家人協商能在每天半夜一點關掉網路等。
實際上,孩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愛上學習、課業突飛猛進、交到現實生活中的好朋友,大人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因此我認為大人的「自我照顧」非常重要。
身為父母的你,有把自己照顧好嗎?
請你想一想:
1.在孩子有狀況的同時,你有讓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嗎?
2.有人(例如另一半、父母或公婆)陪你一起面對,還是總扯後腿呢?
3.當你覺得心力交瘁時,有人可以和你聊聊嗎?
4.面對孩子問題的同時,你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時間嗎?
5.你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中能得到成就感、能做些喜歡的事情抒發壓力嗎?(例如:運動、插花、散步、畫畫等)
如果這五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謝謝你有把自己照顧好;如果有一些回答是No,你可能要想想,可以怎麼改善,才能繼續陪伴孩子長期抗戰。
促進孩子的改變沒有特效藥,大人可以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同時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行為及動機,理解這些行為滿足了孩子什麼內在需求,以及持續的高品質的陪伴。
就像園丁每天為植物澆灌著水,給予溫暖的陽光和好的空氣品質,放大孩子的每個小改變,耐心地等待孩子改變的契機到來。
(本文摘自《先陪伴,再教養:讀懂孩子不愛念書、手機滑不停背後的困境,校園心理師給青春期父母的27則心法》,寶瓶文化出版,蔡宜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