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意義感!需要一套能詮釋人生意義的論述,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堅定

人生需要意義感!需要一套能詮釋人生意義的論述,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堅定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忘記是第幾次住院,那天晚上在醫院陪我的是爸爸,他突然一副要認真跟我說什麼事情的樣子,我好奇地看著他,他說:「東東,你不要想為什麼是你。」

「 ?」

「你不要去想為什麼是你生病,不要去想這東西。」

 

看著老爸認真又用力地說完這句話,心中覺得有點好笑又感動,感動的是他擔心我心裡過不去,好笑的是他似乎不是很了解他兒子。

 

「我從來不會想,為什麼是我,但我會想為什麼別人沒有病?」我說。在一些感到特別不平衡、不甘心的時候,我會在內心問:「為什麼我要受這種罪?」但這比較算是抱怨,並不是真的在問為什麼。

 

知道自己有病後這幾年,我沒有認真的問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是我?」不過有時候,遇到一些人對我說:「老天讓你生病一定有祂的意義」、「當上天為你關上這扇門,就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生病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去注意我們真正該在乎的事情」。這些話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完全忽略病人感受和心情,自顧自地講出硬是要正面思考的話,才是問題。

 

所以,有時候我會想:「既然你這麼懂,為什麼不是你來生這個病呢?畢竟生病對你而言很有意義。」真的只是有時候會這樣想。

 

大多情況下,我很愛問為什麼:工作中老闆交代的新任務,客戶提出的新需求,我都會問為什麼?想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對生活中各種大小事也一樣,家人常常被我問得很煩。

 

但為什麼,對於生病我卻不問為什麼呢?我想也許是因為主動/被動的差別。工作和生活中要做任何事,通常是我們主動的選擇,既然是主動的選擇,時間心力又有限,就需要搞清楚目的,才能更有效發揮;但生病是被動接受,對於要不要生病我沒有選擇權,它之於我沒有目的可言。

 

我認同人生需要意義感,我們都需要一套可以用來詮釋自己人生意義的論述。如果能找到自己認同的意義,就能活得更充實、踏實,每一步都踩得更堅定。對於主動做的人生規劃、設定的目標、策略、步驟,使命和願景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意義偏向事前賦予。

 

但對於生病這種只能被動接受的事情,我認為意義是事中或事後的詮釋,在過程中,我還不知道全貌,也無法預測後續發展,這階段沒有使命跟願景可言。如果還在太早的階段就硬要找意義,很可能是一種自我設限,所以我會選擇讓事情發展,一陣子後大概出現一個雛型,再開始詮釋。

 

也就是說,對我而言,生病之於我的意義在於我事中事後的詮釋,跟問不問為什麼沒有關係。

 

在還很混沌的初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不會是「為什麼(Why)」,而是「How」跟「What」。「生病了,如何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我有病,如何活得快樂?」、「我的病不會好,如何活得幸福?」有病是一個新的現實,在新的現實裡必須重新檢視人生目標跟理想的人生樣貌,也必須重新規劃所有事情。

 

現實不同,目標不同,使命願景都不一樣,人生規劃當然也會不一樣,這是「How」,接下來該如何做?這件事沒有寫起來這麼簡單,理解新的現實需要時間,找出新的人生目標,重新想像新的理想人生也需要時間。

 

還在探索的時候,要想出「How」很難,但只要活得夠久,總有一天我會找到答案。可是行動不能等。

 

不管再茫然再困惑,世界依然在運轉,而有病的我更不能被拋下,被拋下就真的追不上了。行動不能等!在一切都還不確定,也還沒有明確規劃的時候,眼前我要做什麼?

 

有什麼事是現在的我可以做的?這是「What」的問題。眼前,我最優先的問題是「How」和「What」,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易,我根本沒有空去問為什麼是我,就算這問題可能真的很重要。

 

有病之後,有時候會聽到一句話:「生病是上天的禮物」。

 

有可能是因為大家的病況都不一樣,以我來說,我並不認同這句話。禮物至少要是有點美好的,但我的病不怎麼美好,它讓我既有的人生崩潰,帶來大量的困擾和痛苦,造成一些會持續終身的不便,甚至可能會縮短我的生命,這樣的東西可以算是禮物嗎?

 

生病當然不全然是負面,也有一些正面影響,例如生病讓我更專注,因為心有餘但力更不足,當然必須更專注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生病也給了我一些特權,讓我可以對有些人有些事,更直接了當地說不要,讓我吵架幾乎不會輸。生病讓我身邊的人,更願意表達他們對我的關愛與珍惜。

 

就算把這些都算進去,我還是覺得生病就是生病而已。頂多說生病是個機會,讓我重新檢視、規劃,過不同人生的機會,用不同的方式過得幸福的機會。機會是中性的,它會長出甜美或酸澀或腐臭的果實,取決於我們有沒有把握住它,以及後續的應對。

 

好機會不一定就會有好結果,機會就是機會而已,好壞取決於我們自己,和一點運氣。人生很難,不管對誰來說應該都不容易,但如果有病的話,人生又會更難一點。

 

我總覺得人生很難,在還不知道自己有病之前就這麼覺得了。對我來說,人生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不確定性太高」跟「想要的太多,但能付出的太少」。

 

考完大學聯考要填志願時,老爸希望我填當時的熱門科系,我跟他說:「等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出社會磨兩、三年,都十年了,現在的熱門科系會是十年後的職場熱門嗎?」老爸表示有道理,但我也沒在管熱門不熱門,而是填了我自己想念的心理系。

 

高中時跟同學去華納威秀看電影,當時的信義計畫區還是一片草,二十年後的現在,是台北市最繁華的商業區,相較之下,當時繁華的東區現在則逐漸冷清。

 

和Angela在做買房的財務計算時,通常夫妻會用兩人總收入計算,例如,房貸最好不要超過兩人總收入的四成(一般是說不要超過三成,但這愈來愈難了)。

 

考量到我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工作多久,而房貸一貸就是30年,所以在計算時,是用Angela一個人的收入也能繳得出房貸去做計算。生孩子也是,一般人生小孩會遇到的問題我們也可能會遇到以外,還得把遺傳罕病也考慮進去,也得考慮到我可能甚至抱不動小孩。

 

人生有太多不確定性,家人的身體健康、目前身處的產業、任職的公司、談感情的對象、你的投資標的或大環境……,幾年前,我們可曾想過會有一場幾乎摧毀旅行業和餐飲業的疫情?

 

因為有病,人生不確定性更高了。通常,如果飲食均衡、作息正常又適度運動,可以預期自己一、兩年後的身體狀況會比現在更好,但我不是,就算統統都做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腫瘤又從哪裡冒出來,又壓到哪條神經?

 

有病讓不確定性更高,人生更難了。再怎麼清心寡慾,人想要的東西還是很多:健康的身體、跟家人朋友親密的關係、自己的時間、跟社會的連結、舒適的環境……每件事都有代價,都需要付出一些成本。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部都要。

 

我們全部都想要,卻無法付出那麼多,所以人生很難,總是要取捨、要妥協。因為有病,資源更緊繃,能付出的更少,人生更難了。

 

 

「不要去想為什麼是你生病,不要去想這東西」,對老爸來說,我應該是個叛逆的兒子吧,但這一次難得,我很聽話,有病的人生太難了,我真的沒有空去想為什麼是我。

 

大約在知道自己有病的一年後,已經開店幾個月,在生病和創業的雙重壓力之下,那段時期的心理狀態頗為黑暗,當時有一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在電影院看得淚流滿面,是一部動畫片〈腦筋急轉彎〉。會去看這部電影,主要是因為我是心理系畢業,對所有跟大腦有關的東西都有興趣,在看之前,還不知道當中竟然有當時我正在尋找的答案。

 

跟電影中主角的狀況很像,自從確診後,腦中的樂樂跟憂憂就離家出走了,我快樂不起來,也哭不出來,感覺愈來愈麻痺,說出口的話常常帶著一點酸或一點怒。

 

當劇情走到主角腦中的核心崩塌,我想到在醫院確診的那一刻,從那刻起,我既有的人生就崩塌了,原本的目標跟價值一個一個垮掉。如果全部都崩塌了要怎麼辦?

 

我自問這個問題快一年,也等著電影給我答案。電影裡給的答案是:讓悲傷接手,讓情緒交融,重建新的核心。當主角腦中開始誕生交融著不同情緒的記憶球,新的核心被建立起來,就是在那一刻,我哭出來,也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了,這部電影療癒了當時的我,給我很大的力量去面對有病的人生。

 

確診至今已經八年了,時至今日,我還是不知道生這個病對我而言有什麼意義?也許終其一生我都不會知道。有病是一個新的現實,現實只是背景,背景當然沒有什麼意義,應該要有意義的是人生。

 

不管有病沒病,我都應該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只是在不同的現實裡,會有不同的意義;不管有病沒病,人生中都充滿難題,各種待解決的問題、待跨越的難關,也都需要詮釋生命經驗後找到自己的生命論述。雖然我說生病對我而言不是禮物,但它有沒有改變了我什麼或帶給我什麼啟發?有沒有帶給我一些生命中的美好時刻?當然有!

 

可是就算沒生病,也會有其他事情來改變我和啟發我,也會有其他的美好時刻。有些事情,有病沒病差很多,例如不確定性的高低、生活成本的高低、做許多事情的門檻高低……但另外一些事,有病沒病沒什麼差別,例如我們都想要活得快樂,都想要有充實且有意義感的生命。

 

面對不同現實設定不同目標,並用不同的方式達成,但生病……就是生病而已,是一個我必須面對的現實背景,雖然它常常不甘於當一個背景,也常常跳出來搞點事刷刷存在感,但它依然是背景,我人生的意義不該由背景來賦予,應該要由我自己來詮釋與創造。

 

我依然覺得「為什麼是我生病」並不重要,相較起來我更常問自己「How」和「What」的問題。

 

在這個有病的現實裡,什麼之於我依然是重要的?儘管有病,什麼目標我依然想要追求?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有些事有答案,有些事沒答案,在充滿未知的情況下,什麼是眼前的我可以做的?如果有病就是我的現實,如果人生就是這麼難?如何把人生活成喜歡的樣子?

 

我認同人生需要意義感,我們都需要一套可以用來詮釋自己人生意義的論述。如果能找到自己認同的意義,就能活得更充實、踏實,每一步都踩得更堅定。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是日創意文化出版,吳東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