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兩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的來訪者D先生成長於一個有愛的「軟控制型」家庭。小時候,D先生家境貧寒。父親外出工作,母親獨自養育4個孩子。從小D先生就很懂事,在學校成績優秀,回到家就幫忙做家事、照顧弟妹,從不讓母親操心。母親對他讚不絕口,逢人就誇他。而一旦他沒有按母親的心意做事,母親就會掉眼淚,說自己命苦,說活著沒有意思。每當這時D先生就會很內疚,覺得自己很不孝。
長大後,母親希望他學醫,他就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法律方向,報考了醫學院。畢業後,母親希望他回家,他就放棄工作機會回到了家鄉。他在讀大學時有一個感情很好的女朋友,但母親不喜歡她。於是他狠心放棄了那個女孩,娶了母親為他挑選的妻子。婚後,又如母親所願早早生了兒子。但近年來,母親還想讓他生第二胎。一再催促下,他終於焦慮爆發,變得情緒化,徹夜失眠,頻繁與妻子爭吵,甚至出現了性功能障礙。
D先生說,他每晚都在反覆地想:假如自己當初沒有學醫而選擇學法律,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假如當初留在都市沒回老家,現在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假如當初和大學女友結婚,現在的生活又會如何?……眼前的一切看起來完美無缺,卻沒有一樣是他想要的,全都是母親想要的。現在母親又想要第二胎,可他甚至每天都在想離婚,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和一個毫無共同語言的女人生活了10年,還生了一個兒子,現在還要生第2個?他為此痛苦焦慮,不知所措。
我的來訪者C女士,她的成長經歷就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小到大成績優異,一直是父母的驕傲。父母對她期望很高,從重點小學重點高中,到名牌大學再到海外留學,C女士一直完美達成父母為她設定的一個又一個人生目標。博士畢業後,她任職於海外一家知名公司,一切看起來完美無瑕。但近期C女士卻突發嚴重焦慮。
C女士對我說,在外人看來,自己有著體面的職業、優秀的學歷、豐厚的收入,儼然是「人生贏家」。但事實上,自己的內心卻忐忑不安。想著父母這些年把她捧在手心裡疼愛,含辛茹苦供出一個海外名校的博士,又有了這麼好的工作,她就是父母的驕傲和希望,在外人面前她也是父母的面子,她不能讓父母失望。可漂泊異鄉卻讓C女士深感孤獨,周圍的同事都是行業精英,自己渺小得不值一提,隨時都有失業風險,每天都工作得特別努力。生活中又有沒有朋友和親密關係,常覺得孤立無援。很多次她都想回國,國內的生活一定輕鬆很多。但父母總鼓勵她繼續堅持,期望她在海外定居,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她不忍心讓父母失望,又實在堅持不下去。就這樣反覆糾結,越來越焦慮,頻繁產生心慌心悸、呼吸不暢、肢體發麻等症狀。
在D先生和C女士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被父母的「軟控制」所挾持的人生。大多數時候,「軟控制」型的父母是溫和講理的,他們很少去逼迫子女。他們往往會苦口婆心地跟子女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獲得子女的理解。之後,出於對父母的愛,子女無需父母逼迫,就會主動逼迫自己完成父母的意願。因此,「軟控制」模式下受困的子女,往往難以覺察其中的「控制」,而常常生活在自我質疑和反覆自責當中,時常覺得「是我錯了吧,不該有這樣的想法,我應該聽爸媽的,他們是對的。可是,我又好渴望實現自己的想法,等等」。如此,潛意識的衝突不斷產生,焦慮也就產生了。
在「軟控制」模式的原生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常常會把父母的愛和控制綁定在一起,會在潛意識裡以為,愛與控制是不可分離的。假如自己愛父母,就應該服從他們的管控,滿足他們的期待。如果不服從,就代表著對父母的背叛和辜負,而背叛和辜負是可恥的。這會帶給他們極大的自責感和內疚感,他們會把自己綁到道德的架子上不斷鞭打,直到自己服從父母的指令,內心的折磨才會停止。
「軟控制」模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就像你常聽到,很多媽媽會對孩子說:「你愛不愛媽媽?愛媽媽就聽媽媽的話。你要是不愛媽媽,媽媽也不愛你了,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以後媽媽都不會管你!」這就是典型的「軟控制」模式─愛我,你就得服從我的控制,否則,我就會減少對你的愛(或者拋棄你)。
我們身上也常有「軟控制」模式的烙印─出於父母(或撫養者)的願望和期待,或者出於內心對父母(或撫養者)的迎合、討好,我們會不自覺地去做一些違背自己本意的選擇─選擇一個「好」的學校,選擇一份「好」的職業,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在「合適的年齡」生孩子,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得「得體和大度」……太多我們認為「應該」和「對」的事情,來自原生家庭裡父母(或撫養者)的意願和控制。儘管我們潛意識裡極度不情願、非常抗拒,意識層面卻不斷告誡自己「你應該這樣」、「這樣做才是對的」,於是,焦慮就這樣產生了。
「軟控制型」的原生家庭模式,雖然不缺乏愛,但是它以愛為名侵犯孩子的界線,過度干預子女的生活和決定,也剝奪了子女對自己人生和幸福的選擇權。因此,在「軟控制型」原生家庭氛圍之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去揣摩和順應父母(或撫養者)的心意,去滿足別人的需求,也習慣於忽略自己的需求,不太關注自己想要什麼。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變得越來越茫然和焦慮。很多時候,他們只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顧慮重重,缺乏去爭取的動力和勇氣。
想要緩解由此產生的焦慮,我們首先需要察覺自己與此相關的問題。
作者簡介_唐婧
心理諮詢師、心理學作家。英國艾塞克斯大學心理分析研究碩士,湖南師大心理學學士。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焦慮星人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