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陪老父最後一程毅然退休!60歲葉樹姍:年輕時強勢帶刺,走到人生夕陽,要用餘輝溫暖他人

為陪老父最後一程毅然退休!60歲葉樹姍:年輕時強勢帶刺,走到人生夕陽,要用餘輝溫暖他人

退休,不是結束,而是人生新篇章。前新聞主播葉樹姍,退休後沒閒著,反倒更積極投身公益,用力活出精彩人生的下半場。

 

身穿一襲印花洋裝,頂著一頭俐落短髮,眼前坐著的,是前新聞主播葉樹姍。她看上去容光煥發,實在很難想像她已年逾60。

 

多數人對葉樹姍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主播台前的精明幹練。然而,鮮少人知道,褪去螢幕光環的她,生活更加多采。

 

「退休應該是兩年前,就是2021年6月30號。」時至今日,葉樹姍依舊清楚記得這個日期,因為於她而言,這天不僅象徵著離開職場,更是陪伴父親的最後時光。

 

為陪父親最後一程 兩年前毅然退休

 

「決定要離開職場,是因為那時候想照顧爸爸。」葉樹姍語帶哽咽地說。原來,彼時她身兼大愛台總監、慈濟人文志業傳播基金會副執行長,經常忙得焦頭爛額,無法常伴在病重的父親身畔。為此,她前後請辭4、5次才終於成功,而父親也在同年8月底與世長辭。

 

所幸,葉樹姍並未消沉太久,反而選擇用更溫暖的心投身志工行列。

 

實際上,早在20幾歲時,葉樹姍便因主播身份經常受邀參與公益活動,舉凡街頭募款、主持婚喪喜慶等,她都做過。期間,她更因走訪花蓮慈濟成為會員之一,而後更躋升正式委員,參與過多次國際賑災。

 

「就是這樣順理成章開始做志工,並沒有一個直接的時間點。」葉樹姍說。而積累30多年的志工經驗,也一路延續到她的退休生活,迄今,她的名片上已洋洋灑灑印滿5個基金會頭銜,還不包括其他沒有職銜的單位。

 

參與安麗追夢計畫 看見偏鄉的教師光輝

 

去年,葉樹姍受「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邀請,擔任其「追夢計畫」評審。該計畫每年公開徵選出5個關於弱勢孩子的追夢提案,並提供最高150萬元的追夢基金。

 

▲葉樹姍與人和國小學生合照。(圖/葉樹姍提供)

 

看似只是一場簡單的徵選,卻有許多案子令葉樹姍深受觸動。其中一例,是來自南投的人和國小,他們計畫帶領孩子從山林、博物館和部落等處重新認識自身的文化,並嘗試分享到其他國家。

 

在與提案人交談的過程中,葉樹姍了解到,為了這群孩子,原於基隆任教的校長竟帶著妻子舉家請調過去,直至今年為陪伴年邁雙親才決定請假一年,「我很感動有這樣的老師,自願留在部落跟孩子一起成長。」

 

後來一次機緣下,她受邀參與人和國小的畢業典禮,順帶運回許多學校自製的文創商品,以及部落內的小農產品等物做義賣,「我經常兼任搬運工,但是滿開心的,當志工就是要常常做一些平常在家不會做的事呀。」葉樹姍豁達地說。

 

▲葉樹姍與玉東國中木工班合照。(圖/葉樹姍提供)

 

看到哪裡有需求,她就往哪裡去。另一個同樣令葉樹姍難忘的案例,是位於花蓮玉東國中的木工班。擁有一手精湛技藝的木工師王嘉納,沒有選擇能賺進高薪的裝潢工作,反而跑到學校開班授課,只為了讓更多孩子習得一技之長,擁有改變人生的可能。

 

葉樹姍描述,「木工班中午開課,這些翹課的孩子竟通通跑來上課,教官就在外面逮人,把他們一個一個抓回教室。」這也側面說明,孩子並非不願意上學,而是對課程不感興趣。

 

「不要用『補』的概念去做偏鄉。」葉樹姍想起,長期經營均一教育平台的嚴長壽,曾對她說過這麼一句話。換句話說,與其強迫孩子補強他們不擅長的數學、英文等學科,不如去挖掘孩子的才華,才能真正帶給他們自信與學習動力。

 

做志工大有學問 兩次經驗她永生難忘

 

不僅是單向的服務,葉樹姍也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汲取經驗。尤其是在直接與人接觸的第一線服務上,看似簡單的交談和陪伴,其實都深藏學問。

 

「俗話講叫話術,每個溝通模式跟你要應對的情境,其實都不一樣。」葉樹姍舉例,她過去曾在醫院當訪視志工,到課輔班跟學生交流,也曾走上街頭募款,每一項服務的溝通技巧皆不盡相同,也都需要相對應的志工課程,否則很容易釀成大錯。

 

「就像我那天⋯⋯」葉樹姍回憶,今年7月,她曾拜訪台東池上的課輔班,當時一個小男孩拿著一支手機笑著找她拍照,「姨婆,我幫妳拍照好不好?」「好呀!那我們來自拍。」「你這麼厲害,有沒有常常幫爸爸、媽媽拍照呢?」「我沒有媽媽。」說出這句話的同時,小男孩的笑容也瞬間消失,並轉身離開。

 

「然後我就愣在那,我就覺得我好笨。」葉樹姍自責地說,課輔班的孩子本就多來自脆弱家庭,她卻未能提前意識到,可見一線服務有多不容易。

 

▲莫三比克的父子。(圖/葉樹姍提供)

 

四年前還有一回,她隨慈濟遠赴發生水患的莫三比克共和國,進行義診和物資發放。當時,一位身形瘦小的爸爸,背著自家孩子前來就診,而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是愛滋兒。遇到這種棘手情形,義診醫師也無法處理,只能請他到大醫院就診,但顯然地,這名爸爸身上也沒錢看醫生,只能落寞離開。

 

面對愛莫能助的情形,在一旁拍照記錄的葉樹姍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只能傷心掉淚。後來,志工總部長告訴她,若遇到類似情形,其實可以將這名爸爸帶到總指揮中心,再拿錢或找人直接送他到醫院。

 

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一次的錯過令她懊悔至今,「每次想到我就會很難過,好像錯失了幫助他們的機會,那位爸爸的臉,我始終都記得。」

 

「社工這個領域其實是很大很大的學問,每件事需要學習和經驗。」兩次挫敗,讓葉樹姍深刻體悟,做志工不能光憑滿腔熱忱,更要懂得溝通技巧與臨場應變。當然,還要學會如何從自責、挫敗的情緒泥淖中走出來。

 

將退休比作夕陽 用餘輝溫暖他人

 

 

「大家常說退休是人生的夕陽,但我覺得夕陽很美啊,而且能夠發揮溫暖、有溫度,又不會曬傷別人。」葉樹姍自認,年輕時的自己,面對工作總是急於表現,也因此顯得強勢、帶刺。

 

但退休後,葉樹姍不再需要汲汲營營,而且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不僅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她也為了健康積極運動,一切都是自動自發,「當你心甘情願的時候,就不會喊累。」

 

誰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樣的溫度,對葉樹姍來說,剛剛好。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