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只想贏卻輸不起?6個方法與孩子為愛練習:爭取勝利體驗成就感的同時,也要欣然面對失敗

子女只想贏卻輸不起?6個方法與孩子為愛練習:爭取勝利體驗成就感的同時,也要欣然面對失敗

女兒大概從兩歲多起,就很在意輸贏。

正確來講,是很想贏,不喜歡輸。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利用這一點,促使她去完成該做的事,像是飯前洗手、睡前刷牙、收玩具等。

「看誰第一個把手洗乾淨!」「誰要當第一名洗澡的人?」

每當聽到這些話,女兒就會趕緊動起來,去把大人要求的事做好,比不斷催促還有效。然而,她這好勝不服輸的個性,也常反應在玩遊戲上頭。

 

規則一改再改,總是對自己有利

 

有一次,太太買了一套傳接球的玩具組,兩人一組,互相接傳,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在室內也能活動,不一定要出門。

 

女兒覺得很新鮮,遊戲才剛開始,她就說要比賽。我問,怎麼比?

 

「接到球就得分,看誰先得十分!」

 

遊戲開始,女兒邊傳球、邊計分:

 

「我接到了,我得一分,耶!」「我接到了,我又一分,耶!」

 

每接到一球,她就幫自己加上一分,開心不已,我也為她歡呼。突然,某一球她漏接了。我說:「沒關係,再接再勵!」女兒卻皺起眉頭、嘟起嘴,說:「不算,這一球你犯規,你不能丟這麼高!」

 

「我沒有丟很高呀!」我覺得有些冤枉。

 

「是你犯規!」女兒很堅持,我只好讓她,這一球不算。

 

「你又犯規!」接下來,又有好幾次,她沒能接住球卻指控我犯規,這一次又不算!

 

「我有好好丟喔!是妳自己沒接好,不能說我犯規呀!」我有些不開心。

 

「你有,你有!你犯規!」她有些激動。

 

我知道她好勝,先不和她爭辯,盡量丟出讓她能輕易接住的球。玩到一半,當她把球傳給我後,大聲說:「我得分了,耶!」

 

 

「咦!是我接到球,應該是我得分,怎麼是妳得分呢?」

 

「現在是丟球的人得分!」

 

「喔喔喔!這樣子呀!」我順著她,改成丟球的人得分。之後,她又屢次更改得分規定,一下子是丟球的人得分,一下子又變成接球的人得分。當然,遊戲規則總是對她有利。

 

無法遵守遊戲規則的後果是……

 

我停下來,前去告訴她:「遊戲規則是事先訂好的,大家一起遵守。如果規則可以變來變去,遊戲就不好玩了!」「我們先把遊戲規則確定好,然後就不要再更動了,好嗎?」

 

女兒點點頭,看似聽進去了。再度開玩後,她又開始更改玩法。這次我嚴肅起來,直接告訴她:「我發現妳一直更改戲規則,我很不喜歡,這樣我玩不下去了!」

 

我其實可以順著她,反正她只是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玩遊戲沒有既定規則的概念是正常的。然而,我也想讓她知道,如果要遊戲順暢進行,特別是計分競賽的遊戲,就得兼顧公平性,遵守規則是必須的。

 

遊戲規則若時常更改,而且都是更改成對自己有利,那麼,別人肯定不會想繼續玩下去。於是我告訴她,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要繼續玩了。


體驗到贏,也要經歷到輸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我和太太教女兒玩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我們當然也會放水,不是故意沒拍到,就是不小心拍錯,收了很多牌,讓女兒能最快把牌出光,得到第一。這個遊戲不但刺激,也能訓練孩子辨認數字的能力。

 

當然有時候大人也會太「入戲」,一時出手太快,女兒卻來不及反應,必須收下一堆牌。這時候,女兒便開始耍賴:「不算、不算!」然後用手把眼前的牌給推開。一開始我們會順著她,多次之後,太太便溫和地告訴她:「沒拍到就收牌,這是遊戲規則,大家都要遵守。如果妳不能接受,那麼我們就不要玩囉!」

 

「我也是,不想玩了!」我點點頭附和。

 

「為什麼?」女兒不解。

 

「妳看,爸爸媽媽也常常沒拍到,也要收牌,就算最後輸了也很開心。為什麼?因為只要大家能一起玩遊戲,就是很開心的事呀!」

 

女兒似乎有些明白,雖然不甘心仍然收下眼前的一堆牌。當孩子願意面對並承擔失敗時,當然馬上予以鼓勵:「妳願意遵守遊戲規則,繼續玩下去,而且沒有因此發脾氣或耍賴,這是很有風度的喔!」

 

別剝奪孩子面對失敗的機會

 

學齡前階段的幼童之間,常常會玩些自創的遊戲。認真觀察會發現,他們的遊戲規則時常浮動,這不但正常,也是展現創造力的時刻。而玩伴間彼此也能自行協調如何進行遊戲,只要不發生爭執,大人無須過度介入。

 

慢慢地,孩子必須學習遵守遊戲規則,一旦涉及比賽就會有輸贏。沒有人喜歡輸,大人小孩都是如此。因此,大人常會放水給孩子贏,討孩子開心。只是,若孩子永遠都是贏家,他將無法體驗到輸,難以接受不是第一,也沒機會從失敗中學習。

 

 

想要「贏過別人」並沒有錯,這是一個人爭取成就的動力來源。但如果過度在乎「非贏不可」,將無法面對失敗,變成「輸不起」的人。最後,當發現自己贏面小的時候,就傾向放棄挑戰了。

 

孩子的遊戲就是真實世界的縮影。我們需要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到成就感,同時也要教導孩子,爭取勝利的同時,也要欣然面對失敗。因為真實的世界就是如此,有輸有贏。

 

當孩子贏的時候,請恭喜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與用心。當孩子輸的時候,請安慰孩子,接住孩子的情緒,並肯定孩子願意接受挑戰。接著,再與孩子討論,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別剝奪了孩子練習面對失敗的機會。


為愛練習

 

面對幼童「只想贏卻輸不起」的狀況,如何引導呢?你可以嘗試以下做法:

 

 

 

1. 與孩子進行競賽遊戲時,可以偶爾讓孩子,給孩子贏的機會,但不能一直如此,剝奪孩子體驗輸的機會。

 

2. 如果發現孩子一直更改遊戲規則,請停下來與孩子好好溝通,告訴孩子:「既然是遊戲或比賽,規則訂好了,就不能任意更動,大家都要一起遵守。」

 

3. 如果孩子屢次不願意遵守,或任意更改遊戲規則,他需要承擔的自然後果就是結束遊戲。你可以對孩子說:「如果你要一直改規則,那我們就不要玩囉!」或者︰「我不喜歡這樣一直改變遊戲規則,我們改玩別的遊戲吧!」

 

4. 引導孩子換位思考:「我知道你很想一直贏,但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每次玩遊戲都是你贏我輸,我就不會想和你繼續玩了。」或者說:「想想看,如果換成你是我,一直輸,怎麼樣都沒辦法贏,你還會想繼續和我玩嗎?」

 

5.若孩子輸了遊戲卻沒有發脾氣,而能心平氣和接受結果,一定要趕緊肯定孩子:「我看到你輸了,雖然有些沮喪,但可以接受自己輸了,這是很有風度且很成熟的表現喔!」

 

6. 與孩子分享,遊戲的目的不是爭輸贏,而是大家都能樂在其中。同時與孩子討論,有沒有可能把遊戲規則設計成大家都能贏的形式,創造「共好」或「多贏」的局面。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 圓神出版,陳志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