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公務員拼存365張0056,靠股息爽過每一天!同樣一筆錢為何不買0050?施昇輝給理由:更安心

退休公務員拼存365張0056,靠股息爽過每一天!同樣一筆錢為何不買0050?施昇輝給理由:更安心

最近在我的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裡,有兩位網友給我的私訊讓我非常有感。他們都提到自己退休的爸爸,因為買了高股息ETF,才能夠穩定領息過生活,所以特地私訊謝謝我。

 

一則是本來能享有18%優惠存款利率的退休公務員,不斷買進同一檔高股息ETF,累積幾年後,總共買了365張,完成用股息支應每一天生活的目標。這一支去年4季總共領了3.63元,等於每天可以花費3630元,對一個退休人士來說,是非常夠用的。最重要的是,他依舊持有原來的365張ETF,可以一直領下去,甚至成為子女可以繼承的遺產。

 

另一則是本來完全沒有存款的退休父親,總是向母親伸手要錢,讓家庭常起紛爭。後來他有了一筆額外的收入,於是網友建議父親去買高股息ETF,讓父親有了可供花費的零用錢,並得以有效改善家裡的氣氛。

 

我分享了這兩則私訊,有人支持,但也有人反對,理由是該買市值型ETF,而不是買高股息ETF。為了以下說明簡便起見,我將用0050代表前者,以0056代表後者。

 

「領股息vs賣股」過日子,心理感受大不同

 

他們認為0050長期投資報酬率優於0056,而「領股息」和「賣股」的意義其實是一樣的,因為都是取自於你的財產。

 

雖然「學理」上沒有差別,但「心理」上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如果股息就足夠支應生活,你原有的股數不會減少,心裡當然比較踏實。你若用賣股的方式,你的股數就會逐漸減少,難道不會擔心你賣完的時候,你卻還活著嗎?

 

支持賣0050過日子的人,是相信它的股價會長期持續地上漲,所以股價上漲的幅度會大於股數減少的幅度。不過,「賣股」牽涉股價,充滿不確定性。因為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或許賣不到比較高的價格。事後看,會知道相對高點在哪裡,但那個時候你可能並沒有賣股領錢的需要。

 

如果你在2022年需要用錢,但當年0050的股價是一路下跌,為了生活,你勢必要賣比較多的股數。雖然0056的股價也一樣下挫,但當年每股的股息仍有2.1元,以第一個例子來看,他每天仍能花2100元,換算一個月可花超過6萬元,應該還是非常寬裕的。別忘了,他持有的0056股數都不會因股價高低而減少。

 

如果你在2024年需要用錢,0050當然可以賣到非常高的價格。不過,你現在面對的是2025年以及未來,究竟會賣到什麼價格?真的就是未知數了。

 

 

殖利率≠報酬率,能贏通膨率就夠了

 

支持賣股過日子的人,一定會拿0050過去的年化報酬率,來和0056過去的平均股息做比較,結果一定是前者勝出,但基金銷售不是都有一句警語:「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的保證」嗎?

 

很多專家都說「股息殖利率」不等於「投資報酬率」,這當然沒有錯,但對於退休族來說,還要一直追求更高的報酬率嗎?能夠穩定領息,且股息殖利率又能遠勝通貨膨脹率,其實就夠了,不是嗎?

 

很多專家也會振振有詞說「領股息只是把自己的錢分次領出去」,以及「小心領了股息,賠了價差」,我就不同意了。很多個股有可發生以上情事,但0056不會下市,股息殖利率又高,大概15~20年一定能還本,就做到「完全填息」,然後永遠領下去。或許你活不到那麼久,但子女繼承後,就一定會等到還本的時候。

 

就算用2024年0056相對高價42元買進,只要一年配3元,14年就還本。保守一點估算,只要一年配2元,21年也還本。實務上,投資人應該會逢低繼續買進,平均成本絕對不可能還是42元,還本年限一定少於20年。

 

退休後想「領息」過活,該評估這1項

 

如果決定領股息過日子,買「月月配」的高股息ETF,可以每月領錢,不是更好嗎?這倒不盡然,最近月月配的ETF股息都不斷在縮水,但季配的ETF卻比較能維持原有的配息水準,反而對投資人更有利。

 

因為月月配的ETF都是近一兩年才成立,成分股買進的價位一定比較高。反觀季配的ETF成立時間都比較久,買進的價位當然比較低,配息中的「資本利得」就會比月月配的ETF多。

 

配息頻率高,不代表配息總金額更高,所以想要用領股息來過日子,該評估的是「股息殖利率」才對。

 

本文無意做出明確的建議,而是認為買市值型ETF或高股息ETF都很好,只看你覺得何者讓你更安心。

 

可以買個股來靠股息過日子嗎?看看台塑四寶2024年的股價表現吧!因此ETF能帶來的安全感還是優於個股。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