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親切,照顧下屬的他罹肺癌,對妻說過去對不起妳,今後會好好珍惜家人!不久就在懷中離世

待人親切,照顧下屬的他罹肺癌,對妻說過去對不起妳,今後會好好珍惜家人!不久就在懷中離世

去年底過世的海野充夫先生,享壽七十。多年來,他始終與母親不和。他的父親是一名執業醫師,叔叔是東大教授,他本人也聰明絕頂,從小就不斷被母親灌輸「你要當個醫生,繼承爸爸的衣缽」的觀念。

但是,海野先生不是那種乖乖聽話的類型。國中時,他跨區去就讀當地著名的中學;上學途中臨時想看電影,毫不猶豫就直接蹺課了。上了高中,他為了反抗父母而故意荒廢學業,經常跑麻將館,次數多到上了社會新聞。最後,他被迫出席畢業典禮,才逃過了被退學的命運。我聽他在描述這段荒唐行徑時,忍不住放聲大笑。

 

他後來雖然沒有成為醫生,不過他原本就是極為優秀的人,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老板的副手。他是公司裡最懂技術的人,負責構思企劃案,對眾人下達指令。但每天的工作中,只要企劃案過關,他就會蹺班去賭馬或賽車,這就是他的工作態度。

 

他待人親切,照顧下屬,深受眾人喜愛。不料沒多久,公司的老板竟然決定賣掉這家公司。海野先生為瀕臨失業的百位員工重新找到了工作,確保他們的生計,然後就退休了。過了幾年,他發現自己罹患了肺癌。

 

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他想:「會得到癌症,表示我做過很不好的事吧。親近的人一個個都離開了,我該怎麼活下去?」心情抑鬱的他求助無門,於是在妻子的陪同下,找我進行心理諮商。

 

海野先生承認自己很害怕。他來門診時,我問他:「你要不要嘗試找出恐懼的原因?」海野先生一臉無所謂的回答:「我不在乎原因。」

 

諮商時,我請他回顧過往的人生,我發現,他很早就封閉了自己內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不願敞開心扉與人建立關係。

 

另一方面,他不斷自責:「我沒有做到母親的期待。罹患失智症的母親曾對我說:『充夫是個壞孩子』。」此外,他得知原本念文組的哥哥代替了他滿足了母親的期待,最終成為了一名醫生。這讓他十分過意不去。

 

換句話說,海野先生看似活得灑脫,其實他直到七十歲仍受到「must 自我」的束縛,認為應該滿足母親的期待成為一名醫生,人生才算成功。

 

 

我告訴他:「你稍微原諒自己,就能放鬆了。」

 

我聽說他喜歡賭馬,還親自開發過賭馬程式,便靈機一動,以賽馬為例來引導他:「賽馬最經典的就是兩千四百公尺的草地賽道,對吧?個性溫和的常勝馬固然好,但個性不穩定、快跑時失控,狀態差就無法參賽的馬,對我來說反而更有魅力。有些馬在草地上表現得不好,但跑硬地、障礙賽又莫名地優秀。正因為有各種個性的馬,賽馬才顯得那麼有趣,不是嗎?海野先生的人生也是那種有個性的人生吧?」

 

這句話似乎說進了他心坎裡。此後,海野先生明顯改變了。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終於願意肯定自己的人生。起初我問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他回答:「同事、朋友、家人」,後來,他認為最重要的變成了「家人」。

 

出院時,他告訴妻子:「過去我對不起妳,今後我會好好珍惜家人。」可惜,不久他的病情急轉直下,在妻子的懷中離世。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遠流出版,清水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