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報導,李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采峯近日分享案例,表示台中有位70歲婦女,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覺得無聊,每天早上都會騎機車到住家8公里遠的文健站參加活動,學舞蹈、交朋友。有一天她參加活動後,身體覺得不舒服,卻沒多加理會,後來愈來愈嚴重,從原本只有手腳麻,變成全身都麻麻、熱熱的。
就醫後檢視外觀,發現她腳部水腫,進一步抽血檢查更發現,其血液中肌酸激酶、肌酸酐、尿素氮數值都飆高,診斷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及急性腎衰竭,治療後才逐漸恢復正常。
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橫紋肌)發生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大量壞死,造成肌球蛋白釋放到血液中,經尿液排出體外,而肌球蛋白會使尿液呈現深棕色或醬油色,容易被誤認為血尿。當肌球蛋白濃度太高時,可能阻塞腎小管,使腎臟受損,導致急性腎衰竭,需洗腎治療,是個重要的警訊。
橫紋肌溶解症3症狀
1. 肌肉痠痛
2. 肌肉腫脹
3. 尿液呈現茶色或醬油顏色
「天氣熱激烈運動又喝水不足,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或急性腎衰竭!」陳采峯指出,這位這名婦人罹患第4期腎臟病,腎臟功能只剩下不到正常的三分之一,在天熱少喝水、脫水的狀況下,誘發病症。而且她這次身體不舒服,拖了好幾天,才導致病情加重,最後住院治療。
他建議,最好減少大熱天做戶外運動,如果身體出現肌肉疼痛、無力、僵硬,以及尿量減少、尿液呈現深色,就有可能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水分也補充不足,若在短時間內突然用力運動,就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3招預防橫紋肌溶解症
1. 運動前做足暖身
2. 運動時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3. 運動時適度補充水分
若出現肌肉痠痛、腫脹、尿液呈現醬油色等疑似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