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唯一能浪費的,只有你自己
我們都太愛說來日方長,日後可以慢慢補償,但其實時間是無情的,它才不在乎你是否願意,你只要稍微耽擱、稍稍猶豫,它馬上就會幫你決定故事的結局。它會把你欠下的對不起變成還不起,又會把很多很多的還不起,變成來不及。
小君目前在一家電視臺當外派記者兼編輯。巴西里約奧運會的時候,小君飛到里約出差。去程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事,對小君的觸動很大,不!是特別大。
當時她是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中間停經巴黎戴高樂機場再到里約,這一路上得耗費三十多個小時。在飛機上小君的旁邊坐著一個看似與她年紀相仿的女孩,小君一開始找座位的時候和她禮貌性地點了點頭,女孩也很禮貌地微笑。
在整個漫長的飛行過程中,小君睡睡醒醒的,剩下的時間,基本上是靠一本她很喜歡的心理學書籍來打發,原本就快要讀完了,想說在飛機抵達之前解決掉。但是小君注意到,她身邊的女孩全程幾乎沒什麼休息,她總是抱著筆記型電腦在寫什麼東西。好像有兩次她闔上電腦瞇了一會,但時間都不長,小君醒來睜開眼睛一看,果然她又在工作了。
後來,小君實在忍不住了,終於等到那女孩吃東西的時候和她聊了幾句。「工作很忙?我看你好像都沒休息。」
「嗯,臨時被派去做一個簡報,但在上飛機前出了點狀況,對方臨時告訴我主題有變動,我只好趕快調整,趁著在機上的時間準備。一下飛機,那邊的同事也需要這份文案去調整和準備。」
「你常常都這麼忙啊?」
「呵,也還好啦。做設計這行的,有時候就是這樣,在老外面前總不能丟臉啊。」
小君本來還以為,她們倆的對話應該也就僅限於此了。可是臨到目的地之前,對方主動地開口問:「對了,你正在看的那本書,你覺得怎麼樣?你好像看完了。」
「我很喜歡這本,我也看了一陣子了,今天才終於看完。感覺有點像在追劇,追到最後,都有點捨不得看完它。」
接下來,她略顯靦腆地笑了笑。「那本是我翻譯的,很巧吧?」輕巧得就像在自言自語的一句話。
大概是看小君好像還沒聽懂,她又笑了笑說:「我是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看過原版,超級喜歡的,覺得對人很有幫助,後來就抽空翻譯了。不然,你問我裡面的內容?或者,我給你寫句話吧,呵呵。」
人生真的很奇妙,你永遠都不知道,開了外掛的人生,究竟會長成什麼樣。
小君說,原本她真的以為自己工作上已經夠忙、夠拼命了,但其實根本不是。原來,那些看起來過得很酷、令人稱羨的人,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卯足全力努力著。
人其實都是糾結的,特別在二十幾歲,會想是要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是要趕緊結婚生子還是繼續做自由的單身貴族?
你想給自己一個答案,但是,首先有一點你要明白,不管你走了一條怎樣的路,你都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一看到有人泡在咖啡廳裡,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使用筆記型電腦,看起來好像在悠閒地寫稿子、看書、寫文案,就以為人家是假文青、裝格調。但不好意思,人家是認真在工作。而你也不會知道,按照她的日程表,忙起來的時候,一天當中可能要飛三個城市,睡眠時間加起來可能不到三個小時。
其實,人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明白,這世界根本就沒什麼大道理可講,所謂的好命和好運氣,其實無非都是努力付出而收穫,僅此而已。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忽然想放下一切,從某個地方逃走,比如正在開會的會議室、早晚擁擠的地鐵站、沒完沒了的考試……等,但為了晚上能享用一頓美味大餐,你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做著眼前的工作。
你一再推延著自己期待已久的旅行,想去海邊看看大海,去餐廳吃麻辣火鍋,帶著家人去聖托里尼、馬爾地夫……等等,這些念頭大家都有,但是真的實現起來,怎麼那麼難?一晃眼,就過去了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五年。
其實,有些話很尖銳,但也很真實。它所說的,的確就是現在的你。三分鐘熱度沒有毅力,做事情推三阻四,懶惰大於決心;激勵自己的話說了太多,卻只是說說而已;計畫制訂得非常完美,卻總是從今天推到明天,再從明天推到後天,到頭來什麼也沒做到;被一句話、一件事激起了奮鬥意識,準備好好努力,卻仍然堅持沒幾天就放棄了。
最可惡的就是,你明明知道,如果再這樣一天天耍廢、惡性循環下去,只會害了自己,可是你依然改變不了。
很多人都是這樣,總是把夢想留在未來,把旅行留在下一次,把想做的事留在以後。直到後來的某一天,你忽然明白了,原來自己敗給了時間。但事實是如何呢?事實就是,所有的理由不過是你為自己的拖延和懶惰找的藉口。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浪費時間」這回事,你唯一能浪費的,不過是你自己。
人們很少會真心嘲笑一個人的夢想和天分,只會嘲笑他不夠勤奮、不夠努力。所以,真的不要只是熱愛、只是想像,而是要動手去做。把懶惰放一邊,把喪氣的話收一收,把積極性拿出來,把矯情的心放下,所有想要的,都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否則,將來有一天你會後悔,因為你會發現,耍廢後的餘生可是比你想像中的難受多了。
(本文摘自《人生很短,但本人很懶:36個人生真相告訴你,全世界能辜負你的只有你自己》橙實出版,楊喵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