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晚餐吃肉,試著在「早餐」吃肉吧!
出生於一九五四年的動作巨星成龍,現在已經是古稀之年了,但依然維持著年輕的外貌體態。雖然現在已經無法像早年一樣「從頭到尾無替身代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依然維持著高度運動能力。
提供成龍關於「抗老」建議的是一位法國醫學博士克勞德‧蕭夏(Claude Chauchard)。他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抗老醫學權威,我也長年向這位醫師學習抗老領域的知識。
「Timely Nutrition」是這位醫學博士的研究主題之一。Nutrition是「營養」、「營養學」,Timely Nutrition可以翻譯為「時間營養學」。簡單來說,就是研究關於「早、中、晚分別要吃什麼,對身體比較有益?」、「要怎麼吃才能延緩老化?」
因為人類的內臟,尤其是消化系統,並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都以同樣的步調運作。每一個內臟都有機能相對活躍的時段,當然也有相對遲鈍的時段。
早上身體較容易消化蛋白質
舉例來說,肝臟就是一個很「早起」的內臟,在早晨時段特別活躍。蕭夏博士的研究中也指出:「肉類要在中午之前吃會比較健康。」因為肝臟在早上的運作較為活躍,能讓身體比較容易消化、吸收肉類的蛋白質。反之,如果在晚餐時段吃肉,由於肝臟在晚間時段的運作比較遲鈍,所以無法充分吸收蛋白質。
不過,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來看,一大早就要吃牛排、烤肉的確比較困難。因此,建議可以在早餐享用「煎太陽蛋配火腿」、「在蔬菜沙拉加上叉燒肉片」、「在湯麵加上肉片」等,在早餐的菜色上花點心思增添蛋白質。
此外,根據蕭夏博士的研究可得知,除了肉類之外,「甜食要在下午三~四點吃會比較好」。因為這個時段胰臟的運作較為活躍,比較容易分泌出可幫助醣類代謝的胰島素。
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式的「下午三點的點心時間」、英國式的「下午茶」,都堪稱是符合消化器官運作步調的飲食方式呢!
(本文摘自《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快樂安老的祕訣!日本現象級暢銷書《80歳の壁》之具體實踐版,和田秀樹醫師寫給所有人的百歲人生指南》商周出版,和田秀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