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非一夕冒出來」!醫曝4生活方式「默默推壞細胞一把」:現在就做6件事守住免疫防線

沈玉琳罹血癌「非一夕冒出來」!醫曝4生活方式「默默推壞細胞一把」:現在就做6件事守住免疫防線

▲沈玉琳8/8父親節曬出一家三口在病房的照片(右),明顯消瘦不少。

57歲資深藝人沈玉琳上月底住進三總加護病房,6日發文證實罹患白血病(血癌),並轉院台大。昨(8/11)日他再度發文,表示診治醫師都是這個領域的權威,自己將全力配合治癒計劃,「相信很快就可以帶著健康的身體跟大家見面!」

沈玉琳從身體不適到入院治療,病程發展快速,加深大眾對血癌的恐懼,但醫師劉博仁指出,血癌並非一夕之間冒出來,示警「生活中常見、卻容易忽略」的4大風險,建議民眾可以從飲食、睡眠、減壓、避免接觸環境毒素等4面向,幫自己守住免疫系統的防線。

 

一向在螢光幕前帶來歡笑的「荒謬大師」沈玉琳,7月底驚傳身體不適住進三總加護病房,他6日發文證實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隨後轉院台大,由於外界對他的病情多所揣測,11日他再度發聲,說明自己的病情。

 

沈玉琳表示,「7/28我因身體不適被送往三總急診時,第一時間三總已診斷出我罹患白血病,並立即安排基因檢測、骨髓檢測及低劑量化療,感謝三總黃子權醫師的明快處置及高度專業」;「8/7轉院台大,由侯信安教授接手治療,侯教授接續作高強度化療及標靶治療,目前治療情況非常順利,也無特別的副作用」。

 

▲沈玉琳發病前才上節目分享自己靠168間歇性斷食結合超慢跑,加上嚴格控糖控碳,2個月瘦了17公斤。(圖/取自沈玉琳粉專)

 

許多人覺得,沈玉琳從罹病到發現感覺「很突然」,但其實白血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如疲倦、喘、久咳、發燒等,很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或老化而延誤就醫。因此一旦發現瘀青、不明出血、甚至高燒時,代表病人的凝血、免疫功能已嚴重失常,65歲以上病患整體平均存活期僅3至4個月。

 

對此,醫師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中發文表示,血癌並非一朝一夕突然生成,白血球原本是保護我們的免疫大軍,可是當基因出錯、開始「失控增生」,就會擠壓到正常的紅血球與血小板,導致以下4個症狀出現:

 

●容易感染

●容易瘀青、出血

●長期疲倦

●臉色蒼白

 

4危險行為「推壞細胞一把」

 

關鍵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默默推壞細胞一把」?劉博仁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見、卻容易忽略的風險包括:

 

1、飲食太加工、太甜、太油

 

■常吃炸物、含糖飲料、燒烤,讓身體長期處在「氧化壓力+慢性發炎」的環境。

 

■農藥、塑化劑、重金屬殘留,會慢性傷害造血系統。

 

2、睡眠不足、作息混亂

 

■熬夜、輪班造成「生理時鐘」失調,干擾免疫與 DNA 修復,突變更容易溜過檢查。

 

3、長期壓力大

 

■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期升高,免疫被壓制,發炎卻退不了。

 

4、毒素暴露

 

■苯:油漆、溶劑、汽油蒸氣、燃燒產物都有,與白血病的關聯證據非常確定。

 

■農藥:使用與暴露越多,白血病與淋巴癌風險越高。

 

■菸害:吸菸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已知危險因子,吸越久、量越大,風險越高。

 

劉博仁提醒,雖然飲食、睡眠、壓力管理對「白血病的直接因果」證據在研究階段,但確實影響整體的免疫與癌症預防;而苯、農藥、吸菸等對血液腫瘤有顯著關聯,千萬不能輕忽。

 

 

現在就做6件事,守護免疫系統

 

要遠離白血病與其他癌症,日常可以立刻做6件事守護免疫系統,包括:

 

1、去加工、加原型:遵循211餐盤原則,每天至少有一半盤子是蔬果,另一半則是全穀搭配優質蛋白,少喝含糖飲、少吃炸物與碳烤。

 

2、睡覺當治療:固定上床時間,最好晚間11點以前入睡,睡足7小時。

 

3、壓力要每天「洩洪」:運動、走路、呼吸、冥想、音樂、畫畫都可以。

 

4、減少苯暴露:裝修後開窗排風、溶劑戴防護、烹飪加強排煙。

 

5、聰明選用品:減少塑膠容器加熱、選天然成分的清潔與護理品。

 

6、遠離菸害:不吸菸,也避免二手菸。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