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準備正式運動,還是展開一天的生活,暖身都能幫助我們降低受傷風險,保持關節靈活,並延緩身體老化。每天花幾分鐘伸展,不僅能讓肌肉慢慢甦醒,也能帶來精神上的專注與安定。對於 30~70 歲的族群,更是維持活動力、避免退化的關鍵。
這些暖身動作不需要特別器材,只要在家裡、辦公室,甚至床邊,就能完成。把它當作日常生活的一小段固定流程,你只要找一張瑜伽墊或空曠的地板,就能在早晨、午休,甚至晚餐前,隨時抽個10分鐘完成。把「暖身運動」當成像刷牙、喝水一樣,成為你每天的「健康原子習慣」,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哪些動作很適合用來練習吧!
簡易坐姿(Easy Pose)
作法:坐在墊子上,雙腿交叉,雙手放在大腿,讓脊椎自然向上延展,記得放鬆肩膀,讓肩膀遠離耳朵。坐姿是讓你進入狀況的基本動作,這時可以選擇閉上眼睛,專注呼吸,靜下心來。
避免:1、背部彎曲或駝背;2、肩膀聳起靠近耳朵。
小提醒:髖部或下背緊繃的人,可以在臀下或膝下墊個抱枕或毛毯,減少壓力。
四足跪姿平衡(Balancing Table)
作法:先採取四足跪姿,讓雙手手腕位置落在肩膀正下方、雙膝位置在髖部正下方。背部打平。抬起左腿向後伸直與地面平行,右手向前伸展,感覺四肢往相反方向延伸。保持數次呼吸後換邊。
避免:1、手腕或肩膀不在同一直線;2、髖部歪斜;3、頭抬太高造成脖子緊繃。
小提醒:如果平衡困難,可以先單獨抬手或抬腿,再慢慢練習手腳同時伸展。
貓式(Cat Pose)
作法:先採取四足跪姿,讓雙手手腕位置落在肩膀正下方、雙膝位置在髖部正下方。慢慢吐氣時收腹,脊椎往上拱,頭自然垂下,像貓拱背一樣。
避免:1、動作太快,造成脊椎拉傷;2、手腕與肩膀不在同一直線。
小提醒:若手腕不適,可把手握拳或在手下墊毛毯。若是膝蓋不舒服也可以在膝蓋下方墊個毛巾或毯子。
牛式(Cow Pose)
作法:先採取四足跪姿,讓雙手手腕位置落在肩膀正下方、雙膝位置在髖部正下方。吸氣時抬頭,讓胸口打開,尾骨同樣抬起,使得腹部向下沉,伸展脊椎。
避免:1、 頸部過度後仰;2、肩膀聳起,太靠近耳朵。
小提醒:通常很少單獨做貓式或牛式,而是會與貓式交替練習變成「貓牛式」,吸氣牛式,吐氣貓式,讓脊椎輪流落下與拱起,效果最好,記得配合呼吸慢慢練習。
下犬式(Downward Facing Dog)
作法:從四足跪姿開始,雙手出力撐地,手指張開,雙腳往後踩。吐氣時將臀部抬高,身體形成一個「倒V」形。雙手用力往下壓,讓脊椎延伸。
避免:1、彎腰駝背,肩膀擠壓耳朵;2、強迫腳跟一定要貼地;3、下背過度塌陷或手腕承受過多壓力。
小提醒:剛開始練習下犬式時,不要講求一步到位。剛開始腳跟碰不到地沒關係,可以膝蓋微彎、腳跟離地,重點是感覺到脊椎延展。或者雙腳可以練習輪流踩地,一次先伸直一隻腳。若是手腕敏感者,可以墊毛毯或調整手的位置。記得十隻手指頭是分開的,兩隻食指的方向約往著正前方。
低位弓步式(Crescent Lunge)
作法: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向前跨在雙手之間,後膝落地,吸氣時雙手離開地板舉高,胸口打開,感受髖部前側的伸展。
避免:1、前膝超過腳踝;2、背部過度壓迫。
小提醒:膝蓋敏感的人可以在後膝下墊毛毯,減輕壓力。剛開始練習比較不穩的話,可以先繼續雙手撐著地板,先練習把胸口抬起打開,覺得穩定後再將雙手放到前腳大腿上,更穩定後再舉起雙手。
蜥蜴式(Lizard Pose)
作法:可以從四足跪姿或下犬式開始,右腳跨到右手外側,後腿向後伸直。保持胸口打開,脊椎延展。如果不會太緊繃,可以改成手肘與前臂貼地。
避免:1、前膝外翻;2、胸口下塌;3、脖子過度用力。
小提醒:如果髖部較緊繃,可以選擇把後膝放地,減輕伸展的幅度。
高位弓步式(High Lunge)
作法:與低位弓步類似,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向前跨在雙手之間,這時後腿保持伸直不落地,維持平衡撐起身體讓雙手舉高,延伸脊椎。
避免:1、前膝超過腳踝;2、上身前傾不穩定;3、肩膀聳起。
小提醒:初學者可先練低位弓步式,逐漸過渡到高位弓步。如果無法維持平衡,先讓雙手撐地,再過度到雙手放前方大腿或雙手合十放胸前,讓上身維持平衡後再舉起雙手過肩。
眼鏡蛇式(Cobra Pose)
作法:趴在地面,雙手放在胸口兩側肋緣邊,吸氣時撐起上半身,胸口打開,肩膀往後帶。
避免:1、過度壓迫下背;2、肩膀聳起或手肘外張;3、頸部過度後仰。
小提醒:從彎曲手肘到撐直手臂的過程中,手臂都要繼續貼著肋緣,手肘不向外,力量從背部與核心啟動,不要只靠手臂硬撐。萬一動作之間覺得下背很緊繃,要彎曲手肘,下降身體高度,做「寶寶眼鏡蛇baby cobra」就好。
結語
《原子習慣》提醒我們:每天的小小改變,會在未來累積成巨大的成果。暖身正是這樣的習慣之一。它看起來只是一個短短幾分鐘的動作,但卻能在長期中保護關節、延緩退化,並讓我們在生活裡保持活力與靈活。
不管你是30歲的上班族,還是70歲的銀髮族,只要每天願意給自己一點時間做暖身,這份「小習慣」就會在日積月累中,成為守護健康的大力量。不要把暖身當成是可有可無的過程,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做這些簡單的暖身動作,就能幫助我們保持柔軟、減少受傷、提升行動力,是保護身體、延緩退化的重要步驟。
找出屬於你的節奏。讓暖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能在每天的動作裡站得更穩、走得更輕鬆。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