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驟逝頓悟生命脆弱,她48歲「半退休」車宿環島尋自由:不婚不生當「祝福」,活出一個人的圓滿

父驟逝頓悟生命脆弱,她48歲「半退休」車宿環島尋自由:不婚不生當「祝福」,活出一個人的圓滿

45歲那年,親愛的父親驟逝後,讓顏淑如體會生命的脆弱,對於只有工作的人生感到懷疑。50歲起,她一個人自駕上路野遊,4年下來環島100圈。她不諱言,車宿退休練習曲剛發表時,朋友笑她不住飯店睡車上太寒酸,卻不知道一個人在武嶺過夜看星星的她,已經找到與自己獨處的方式,對她而言:「真正的悠閒自在,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開始。熟齡女子的第三人生,除了經濟力以外,心靜與獨活力同等重要。」

 

拼命三娘除工作沒興趣嗜好

 

年輕時,顏淑如從事保險顧問和財務規劃,從上班族拼到開顧問公司,力爭上游背後的動力,除了想讓家人引以為傲,也是為了能與昔日法律系同窗平起平坐。

 

然而45歲時,顏淑如的父親生病入院,短短50天就走了,生命的脆弱讓她重新思考人生價值,甚至一度到台大上哲學課一學年,企圖找回心靈平靜。

 

「我知道我的人生不能再只有工作,但當時我也沒有任何興趣嗜好。」顏淑如說,像她這樣的拼命三娘,冒然退休一定會焦慮,但該怎麼做自己也很迷惘。於是,48歲時她決定先半退休,透過報各種活動探索喜好,最後確定自己真正喜歡的興趣有三樣:烹飪、賞鳥、旅行。

 

▲為了讓第三人生要過得獨立又自在,顏淑如從48歲開始探索興趣。

 

從此,她學料理不外食、買望遠鏡出遊,還換了適合「車宿旅遊」的BMW一個人自駕上路。她曾經夜衝合歡山武嶺看星星,在知本林道瀑布靜坐放空,想去哪就去哪,迷路或遇到狀況時也未曾放棄車宿,隨著每一次克服,不只提升應變能力,也讓她的內心更強大,4年下來環島100圈,里程數超過12萬公里。

 

退休不一定要有伴!好友未必是好旅伴

 

「一個人獨處時才是真正的自由。」顏淑如說,有些朋友笑她不住飯店睡車上太寒酸,卻不知道她在看星星的時候,找到與自己獨處的方式;她常一整天開車下來,沒有與任何人互動,也不會感到寂寞,這樣的生活是以前想像不到的,原來真正的悠閒自在,是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專注自我開始。

 

顏淑如將退休生活分享在個人臉書社團,吸引2萬多人追蹤;不少人提議同行都被婉拒,她說:「退休不一定要有伴!快樂,不一定來自熱鬧!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見得是好旅伴,我一個人出門,隨性自在,想跳瀑布就跳、想裸泳就裸泳,不用顧慮對方情緒,不用擔心害對方掃興。」

 

 

▲出外餐食也是自己打理,一個人也可以過得豐盛而自在。

 

人都有缺憾,最忌放大它

 

顏淑如在55歲時正式退休,開心投入第三人生,「像我這樣的大齡單身女子,退休後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兩個層面,除了經年累積的經濟力以外,心靜與獨活力同等重要。」

 

她感嘆,退休社團興盛,每個人都在窺探別人怎麼活?「退休不該是忙碌人生的延續!許多人天天忙著揪團找伴、上課爬百岳,行程排得比上班還滿,這樣不是活給自己看,是活給別人看。台灣人從小被教育要有樣板、有模式,但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終究還是得找出適合自己的第三人生步調。

 

▲正式退休前,到處報名各種活動課程,像是體驗農業採鳳梨,找尋自己的興趣。

 

顏淑如坦言,年輕時十分嚮往世俗的圓滿,曾因為沒有婚姻、沒有小孩而感到遺憾,但退休後她反而心懷感謝,因為沒有小孩,她才可以遠遊;沒有老伴,不必擔心吵架或依賴,這些都是祝福。

 

如今的她身邊有許多異性朋友,但不強求感情,「人都有缺憾,最忌放大它。我既然有缺憾我接受,可是我不讓它在心裡停留。偶爾心情低潮,趕快出去散心,或找朋友聊天,千萬不要鑽牛角尖,不要讓世俗的標準困住自己。」

 

從年輕拼命工作,到現在替自己做三餐、自駕環島出遊,如今的顏淑如,已經從一個活在他人眼光下的人,轉變為活出自我節奏的人。她表示,「一個人的圓滿,不在於是否有人相伴,而在於能否在自己的宇宙裡,活得豐盛而從容。我現在每天早上看到日出,都會對老天說:『謝謝你,又給了我嶄新的一天。』」

 

▲為了車宿旅遊安全,毅然換車買了BMW,改造上路。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