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專「藥時事」分享日前發表在《Nutrition and Health》(營養與健康)期刊的研究,葡萄牙波爾圖大學的研究團隊,整理涵蓋17項研究,當中涵括超過6萬名參與者,分析其飲食、營養與掉髮之間的風險。
研究結果發現,有助頭髮健康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D、鐵與蛋白質。缺乏維生素D與增加雄性禿的風險有關;缺鐵的女性易落髮;至於缺乏蛋白質,則容易導致頭髮直徑變細、色素減少。此外還發現,有以下3個不利頭髮健康的因子。
維生素A
過量攝取維生素A與禿頭嚴重程度增加有關。
含糖飲料
例如奶茶、可樂、果汁飲料、運動飲料等含糖飲料,會增加雄性禿的風險。
酒精
喝酒與掉髮、甚至提早白頭髮的風險上升有關。
除上述研究之外,對岸北京與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曾在《Nutrients》期刊發表一篇針對華人年輕男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周喝超過7次(大於3500 ml)含糖飲料者,雄性禿風險比不喝的人高出3.36倍,研究者強調,飲食與營養是掉髮預防中被低估的重要因素。
根據以往研究,掉髮並非單純是基因注定,想要維持髮量與頭皮健康,我們可以適度曬太陽或補充補維生素D、攝取足夠的鐵(紅肉、菠菜、深綠色蔬菜)、補充優質蛋白質(乳製品、豆類、魚肉)與減少攝取酒類與含糖飲料。
本文授權自中時新聞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