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比例居全球之冠,截至2024年10月,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已達29.3%。其中,位於東京西部的神奈川縣,是日本人口老齡化最快的地區之一,逾65歲年長者占比已達四分之一,且75歲以上高齡人口增長顯著,導致長照人力嚴重短缺,佔全日近4成缺口。
為了及早因應高齡化帶來的長期醫療保健問題,自2011年4月上任的神奈川縣知事黑岩祐治,積極推動地方醫療保健政策,而黑岩祐治也因此被選為對健康高齡化有貢獻的全球50位領袖之一。
65歲以上成人口主力
黑岩祐治指出,神奈川縣人口結構在1970年時還呈現以年輕世代為基礎的正金字塔型,但隨著高齡化速度加劇,預估至2060年人口金字塔將完全翻轉,65歲以上族群將成為人口主力,若未能提早準備因應,恐將癱瘓整個醫療系統。
因此他提出「未病」(ME-BYO)的概念,打破過去「健康與疾病」宛如黑白對立的二分法,提倡透過「預防」提前防範疾病的發生,而「未病」正是處在其間的灰色地帶。「健康與疾病是相連的,二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界線,每個人生階段都該努力往健康方向轉化,而非等到生病了才來預防。」
黑岩祐治認為,「飲食、運動、社會參與」是管理未病的三大要素,鼓勵人們採取基於生活方式、積極主動的健康方法,補強醫療方面的協助。
另一方面,結合先進的醫療技術,並融合個人健康數據匯聚而成AI大數據,攜手產官學研與社會大眾,一起邁向健康長壽的時代。
▲神奈川縣立住宅區的合唱團活動。(圖/黑岩祐治提供)
這地區5成是老人,需要長照者卻15年沒增加
黑岩祐治直言:「如果沒有大眾一致參與這件事,便無法跨越這壓倒性的超高齡社會!」他舉「橫濱若葉台住宅」這個高齡化區域為例,此地約有14,000名住民,老年人口逼近54%,遠高於日本全國平均值。但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該社區需要照護的比例過去15年來幾乎沒增加,甚至低於全國平均!
「為什麼高齡化這麼嚴重,需要照護者的比例卻沒上升?」黑岩祐治發現,關鍵在於地方協會刻意營造跨世代交流的場域,持續舉辦體育活動、文化活動,「換句話說,社區的力量有多麼重要!反過來說,孤立化的長者最危險!」
他認為,要避免陷入長照悲歌,關鍵在於推動社群互動、避免孤立。例如在社區成立合唱團、長青劇團等,光是學習、練習過程就讓大家充滿活力。他笑說,學習告一段落,還會為參與者準備成果發表會,讓他們盛裝打扮站上舞台,在觀眾面前表演,藉以提供學員更大的學習與參與動力,並在互動交流中共同前進,讓長者們逐漸恢復活力。
▲神奈川長青劇團戲劇活動。(圖/黑岩祐治提供)
延伸閱讀:
活到一百歲依然充滿活力
除此之外,政府同時進行數據的收集與累積,分析社交參與對高齡者健康的影響變化,再轉化為人人皆可運用的形式。黑岩祐治強調,「Vibrant INOCHI(いのち輝く)」是終極追求的目標,可以翻譯為「生命的價值」或者是「充滿活力的生命」。
黑岩祐治表示,醫療科學正在不斷進化,如幹細胞醫療、基因治療等,能實現各種可能性,但最終目標並非建立一個不死不病的社會,而是「即便活到一百歲,大家依然笑著,充滿活力、閃耀光輝的生命!」
他也提到,WHO倡議的「健康老化50(The Healthy Ageing 50)」,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並將重點從「活躍老化」轉變為更廣泛的「健康老化」。
而「未病」的概念與思維或許可以做為借鏡,並將它融合最先進的科技,讓台灣與日本一同克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