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屋過半、5成行政區超高齡!新北這樣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健康幣、打卡換早餐,Outlet也是運動場

30年老屋過半、5成行政區超高齡!新北這樣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健康幣、打卡換早餐,Outlet也是運動場

隨著人口老化加劇,如何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已成政府、民間與高齡族群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今周刊》於9月17日舉辦第九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針對「高齡友善新北城」為題發表專講。

陳潤秋表示,日本早在2007年就已經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但台灣老化進程卻更嚴峻。以人口來看,現在全台約2300萬人,推估至2050年會下滑到1900多萬人,但65歲以上人口卻從460萬成長到757萬人。所以,若問台灣準備好迎接超高齡社會了嗎?「我們還真沒有一個人敢講:我們準備好了!」

 

逾65歲人口460萬→757萬,沒人敢說準備好了

 

陳潤秋直言,曾為台灣帶來人口紅利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如今陸續加入年長者陣容,對醫療與照護的需求持續增加,那麼台灣能不能像日本橫濱的若葉台住宅區一樣,「過了很多年,需要照顧的人還能維持跟現在一樣?」她認為,這正是目前高齡政策最需要努力的目標,也是大眾與政府必須一起努力的方向。

 

事實上,新北市總人口占全台六分之一,高齡化進程與全台同步。我國預估今年底、明年初老年人口占比就會達到超高齡社會定義的20%,而新北29區中已有16個區達20%門檻,也就是有一半以上區域屬於超高齡社會。其中人口結構最老的是平溪,65歲以上人口已達35%,比日本全國平均的29.7%還要高。

 

不僅如此,新北市還面臨「屋老」問題。全台30年以上老屋已占36%,新北市卻高達51%;另據內政部統計,全台有35%長者獨居或與老伴雙老居住,而這群長者有74%是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或透天厝。「身體衰弱的老人若住在4樓以上無電梯公寓,其實比住在偏鄉還沒有辦法出門!」

 

 

延伸閱讀:

出門比慶祝貴!起家厝公寓成「無梯地獄」,身障母出門「低消1600」…樓梯成高牆:出門太不方便了

 

人老、屋老挑戰下,如何打造全齡友善城市?

 

陳潤秋說,人民要的無非就是「安居樂業」,因此在因應高齡化挑戰的政策上,首要目標就是希望能夠降低失智、失能,維持自立生活,「除了希望增加高齡長者的健康平均餘命,也希望能提高長者的生活品質、幸福與尊嚴。」

 

新北市府大賣場合作,推行新北健康大步走。(圖/陳潤秋提供)

 

因此新北市政府效法芬蘭的共融公園、新加坡海軍上將村的一站式高齡社區生活圈、日本善光會的智慧照護模式、荷蘭霍格威村的失智照護社區等典範,制訂出對超高齡社會的新政策,提倡三大原則與施行內容:

 

1、 不失能→醫(智慧醫療)


● 智慧醫療

 

● 醫療照護品質與量能

 

● 心理健康

 

2、 不失群→動(運動營養)


● 新北動健康APP

 

● 長者運動班

 

● 新北健康大步走

 

● 社區營養推廣中心

 

3、 不失智→養(在地安養)


● 日間照護中心

 

● 失智友善社區

 

● 長期照顧服務

 

她舉目前已有49萬名會員的「新北動健康APP」為例,結合「健康幣」功能,鼓勵熟齡者運動打卡賺健康幣,可兌換早餐、運動券等。另外也在許多社區大樓設立銀髮健身俱樂部,開設預防及延緩失智、失能課程,讓長者就近運動。

 

新北市推動多元化日照中心,其中就包括與社區藥局合作。(圖/陳潤秋提供)

 

處處都是運動場

 

除此之外,新北市各衛生所都設置智能運動設備,並仿效芬蘭共融公園,迄今共有111座體健設施及遊具。2022年更參照美國華盛頓州作法,推行Mall Walking,在大賣場非營業時段開放空間給民眾健康大步走,「打造新北處處都是運動場的概念。」

 

而前面提到平溪是整個新北市最老的區域,因此也在平溪打造全國第1個失智友善村,建立指紋捺印、商家守護、友善社區以及智能協尋等系統,現在還要推動預立醫囑,使民眾更願意為後期醫療預立醫療決定。

 

這些努力,都是希望打造一個優雅老化的未來,如同享94歲耆齡的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樣,離世前4天仍能處理公務,臥床時間僅短短2~3天。陳潤秋回應最初的提問:高齡化社會,我們到底準備好了嗎?「我們繼續準備,希望繼續這個創造,打造高齡友善的新北城!」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