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維穴
位置:位於前額髮際角上方,眉梢往上延伸與髮際線交會處。
取穴方法:站立或坐姿,找到前額髮際線的角落,往上約一橫指的地方即可。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輕壓並做小範圍環形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頭維穴能改善掉髮,針對額角稀疏、M字落髮有更明顯功效。
2、太陽穴
位置: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延伸約一寸,在顳側鬢髮前方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閉眼時,從眉梢與外眼角中點往外斜上方摸到的凹陷,就是太陽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點按或打圈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太陽穴能明目清頭、舒緩眼壓,放鬆頭皮,改善抬頭紋。
3、印堂穴
位置:位於兩眉中點,即眉毛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用手指觸摸兩眉頭之間的中點,即為印堂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輕輕按壓,或以指腹上下小範圍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印堂穴能鎮靜安神、舒緩焦慮,幫助眉心放鬆,改善皺眉紋。
4、攢竹穴
位置:位於眉頭內側端,眼眶上切跡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用手指摸眉毛內側的起點,在眼眶邊緣的小凹陷處即為攢竹穴。
按摩方法:以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壓,或做小圈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攢竹穴能明目止痛,緩解視力模糊、眼睛疲勞,提升眼瞼,減緩眼周細紋增生。
5、迎香穴
位置:位於鼻翼外緣與鼻唇溝交會處。
取穴方法:沿著鼻翼外側往下,到鼻翼旁的凹陷處,即為迎香穴。
按摩方法:以食指指腹輕輕按壓或上下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迎香穴為中醫美容大穴,除了能緩解過敏外,也可放鬆因壓力大而產生的法令紋,舒緩蘋果肌。
6、翳風穴
位置:位於耳垂後方,耳根與下頜骨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沿著耳垂後側往下滑,摸到耳根與下頜骨交界處的凹陷,即為翳風穴。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持續按壓或輕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翳風穴可改善口眼歪斜、齒痛、頰腫,位於頸部淋巴結處,可輔助消除臉部水腫,改善氣血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