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量稀疏、滿臉倦容?別急著醫美!中醫「6穴位」舒緩臉部鬆垮、落髮困擾,不再被歲月設限

髮量稀疏、滿臉倦容?別急著醫美!中醫「6穴位」舒緩臉部鬆垮、落髮困擾,不再被歲月設限

隨著年紀漸長,臉上的紋路與髮際線的變化,往往比我們想像得更早出現。想延緩鬆弛與落髮,不一定得靠醫美或手術,日常保養就能開始。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林長邑指出,有名17歲女高中生因壓力落髮,便是藉由中醫治療以及按摩百會穴、頭維穴改善相關問題;中醫師樓中亮也表示,利用眼周附近穴道按摩,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延緩眼周肌膚老化、淡化眼周細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分享6個黃金穴位,有助淡化細紋、提拉蘋果肌,也能改善前額髮量稀疏。

每天花幾分鐘按壓,像做伸展一樣輕鬆,讓臉與頭皮慢慢找回彈性與光澤,保養更有底氣!

 

1、頭維穴

 

位置:位於前額髮際角上方,眉梢往上延伸與髮際線交會處。

 

取穴方法:站立或坐姿,找到前額髮際線的角落,往上約一橫指的地方即可。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輕壓並做小範圍環形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頭維穴能改善掉髮,針對額角稀疏、M字落髮有更明顯功效。

 

 

2、太陽穴

 

位置: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延伸約一寸,在顳側鬢髮前方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閉眼時,從眉梢與外眼角中點往外斜上方摸到的凹陷,就是太陽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點按或打圈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太陽穴能明目清頭、舒緩眼壓,放鬆頭皮,改善抬頭紋。

 

 

3、印堂穴

 

位置:位於兩眉中點,即眉毛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用手指觸摸兩眉頭之間的中點,即為印堂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輕輕按壓,或以指腹上下小範圍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印堂穴能鎮靜安神、舒緩焦慮,幫助眉心放鬆,改善皺眉紋。

 

 

4、攢竹穴

 

位置:位於眉頭內側端,眼眶上切跡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用手指摸眉毛內側的起點,在眼眶邊緣的小凹陷處即為攢竹穴。

 

按摩方法:以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壓,或做小圈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攢竹穴能明目止痛,緩解視力模糊、眼睛疲勞,提升眼瞼,減緩眼周細紋增生。

 

 

5、迎香穴

 

位置:位於鼻翼外緣與鼻唇溝交會處。

 

取穴方法:沿著鼻翼外側往下,到鼻翼旁的凹陷處,即為迎香穴。

 

按摩方法:以食指指腹輕輕按壓或上下推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迎香穴為中醫美容大穴,除了能緩解過敏外,也可放鬆因壓力大而產生的法令紋,舒緩蘋果肌。

 

 

6、翳風穴

 

位置:位於耳垂後方,耳根與下頜骨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沿著耳垂後側往下滑,摸到耳根與下頜骨交界處的凹陷,即為翳風穴。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持續按壓或輕揉,每次1~2分鐘,每日1~2次。

 

效果:翳風穴可改善口眼歪斜、齒痛、頰腫,位於頸部淋巴結處,可輔助消除臉部水腫,改善氣血循環。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