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為止,全台65歲以上年長者已達461.68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9.8%,也讓台灣在今年底篤定跨越20%門檻,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當前的台灣,不僅老人多,也活得久。衛福部推估2025年國人平均壽命達81.49歲(男性78.22歲/女性84.76歲),但不健康餘命卻也長達7.7年。另外,65歲以上國人失能率約16.5%,也就是每10人當中有近2人需要被照顧、或甚至臥床。
這也讓「照護」議題,成為中年世代最迫切也最沉重的難題與挑戰。家總承接衛福部委託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曾揭露有近2成照顧者來電傾訴「心理壓力」,其中有60.5%「傾訴照顧壓力」,14.7%表示「與家人溝通困難」,尤其是沒有照顧替手、沒有分擔照顧責任、甚至冷言冷語,與家人產生衝突。

照顧公婆是義務?照顧責任甩鍋給媳婦
其中最常見的,是將照護責任「甩鍋」給單一個人,尤其是女兒或媳婦,而這種狀況不獨獨在台灣,就連日本也很常見。特別是「媳婦應該照顧公婆」的觀念仍深植日本社會,讓不少女性選擇熟年離婚,或以不同形式的「卒婚」,終結長年婚姻關係。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家住埼玉縣的53歲主婦川口真理,自10年前公公過世後,就與現年82歲的婆婆婆同住至今。
當時婆婆已有輕微的糖尿病,行動也不太方便,因此真理在在兼職工作之餘,得料理三餐、打理家務,還要陪同婆婆看診、代購生活用品。
當初接婆婆同住,她雖然無奈,但也覺得婆婆一個人獨居會寂寞、不安全。但隨著婆婆被評定為「要介護2級」,需要人協助洗澡、如廁後,情況急轉直下,照顧變得更加繁重。
即便如此,丈夫總以「上班很累」、「女人比較方便照顧」為藉口,絲毫沒有打算出手幫忙,甚至要求連婆婆的紙尿褲等開銷,也必須從家庭預算中支付。
「我真的覺得很荒謬,憑什麼要我用自己打工的收入買你媽的紙尿褲?」真理忿忿不平地說,就算自己跟丈夫抗議:「為什麼只有我負責照顧?」老公卻總以一句「妳是媳婦」就結束話題。
更糟的是,長期的身心疲憊,讓真理開始出現焦慮與失眠症狀,嚴重到必須就醫。真理直言,比起照顧婆婆,更讓她受傷的是丈夫「理所當然」的態度。

長照4包錢,減輕照顧者負擔
其實日本民眾可透過公費長照保險制度,使用居家照護(看護員)或日間照護(托老中心)等服務,只需自付1至3成費用。而紙尿褲等耗材,也有部分地方政府提供補助,只是許多人不瞭解這些資源,或仍受傳統觀念束縛,使得媳婦獨自承擔一切。
而在台灣,政府也有長照2.0提供的「4包錢」,可以減輕照顧者負擔:
1、照顧及專業服務:依失能程度2至8級補助,約每月1萬元至3.6萬元(自負額最高16%)。也就是只要花1600至6000元間,即可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照顧服務」,或居家復健、居家營養等「專業服務」項目。
2、交通接送服務:失能第4級以上者,依交通遠近補助每月1680元至2400元(自負額最高30%)。
3、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每3年最高4萬元(自負額最高30%)。
4、喘息服務:每年最高補助48,510元(自負額最高16%),可使用於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日間照顧中心喘息、小規模多機能(夜間臨托)、巷弄長照站臨托等5項喘息服務。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