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郭美懿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據衛生福利部推估2022年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且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大眾往往認為,失智了就沒有認知與行動能力,事實上他們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與社會連結,並做出貢獻。由社福團體與超商業者合作的「幾點了咖啡館」,就是希望透過每周1小時的門市參與服務,讓失智長輩化身店員接觸人群,藉以延緩退化。在這裡,也許結帳速度慢了點,也許點冰美式會來熱拿鐵,但每一杯咖啡都蘊含了阿公 阿嬤 的努力與心意。(原文刊載於2023/1/13,更新時間為2024/5/10)
閱讀更多
2024-05-05
郭美懿整理
已逝女星余苑綺丈夫陳鑒,日前因疑似擔任詐騙集團車手遭收押禁見,讓身為外公的前立委余天急著想把外孫子女帶回家照顧,孩子卻被阿公 阿嬤 送到其他親屬家、一度失聯,幾經波折才在昨(5/4)日團聚。據媒體報導,余苑綺過世時,余天夫婦雖曾想把兩個外孫接回家,但因陳鑒是家族長子,所以希望能照顧兒女,余家也認為小孩不姓余,才沒有堅持要帶回來。然而孩子的爸犯案,能否繼續提供安穩環境,完成余苑綺讓兒女好好成長的遺願,恐怕是余天夫婦最揪心的地方。對此,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指出,在沒離婚的狀態下,有一方過世,另一方就直接取得孩子監護權,由於余苑綺過世,陳鑒就自動取得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即使現在陳鑒因案被押,若余天想爭取改定監護權,也是不容易,因此奉勸「離婚以後,要好好活著」,「人生要好好保重,否則爭取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閱讀更多
2024-05-03
郭美懿
「我超愛騎車,很奇怪,不會累~我希望80歲還能騎車環島!」今年70歲的李茂鸞,人生已來到古稀之年,斑白頭髮蓋不住她滿滿活力,不但天天騎車趴趴走,最近5年內還兩度機車環島。她說,排解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現場」,跳上機車,就是最好的出走!最喜歡一個人背著相機,漫無目的前進,藉著相遇不同的人生、邂逅不同的風景,讓老後的每一天,感受活著的興味與樂趣。
閱讀更多
2024-04-29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很多長輩早餐喜歡來碗地瓜粥,配上一盤小菜,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以此餐點進行血糖實測,結果發現血糖從飯前的106 mg/dL飆到154mg/dL,飆升幅度達45%,已超過常人血糖空腹血糖上限,提醒「每天(血糖)這樣飆一波,身體久了可是會受不了。」
閱讀更多
2024-04-09
優照護
一般人大都知道「看護」,卻未必聽過「照服員」,其實照服員就是「照顧服務員」的簡稱,是經過90小時專業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的專業照顧人員。當親愛家人需要居家照護時,究竟該找「看護」還是「照服員」呢?兩者差異在哪裡?且看專家從照顧費用、照顧品質、服務溝通、申請限制等4大關鍵做比較,尋求給家人最好的呵護。
閱讀更多
2024-04-05
彭菊仙
養生,就是把自己活成一頭簡單而快樂的豬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 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閱讀更多
2024-03-22
元貞美
「成為大人」並不是成長的終點而是成長的過程,「活著」就是生命結束之前一連串的成長過程。當你不斷學習什麼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真正帶來幸福的事,就會獲得成長。因此我每一天都腳踏實地地學習。
閱讀更多
2024-03-18
彭菊仙
某個早上去B 1丟回收垃圾,遇到鄰居一位8、90歲的老媽媽,提著一大袋要回收的舊衣服進電梯。原本個頭就很嬌小的她,氣喘吁吁,佝僂著背,顯得更矮小了!一進電梯,她立即把衣服扔在地上,捶著背,唉嘆了一口氣,感覺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禮貌打聲招呼:「×媽媽好,您真厲害,您幾歲了啊?怎麼還提得動這麼一大包回收垃圾呢?」
閱讀更多
2024-03-14
郭美懿
日本是全球最高齡且最長壽的國家,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統計,2023年該國年逾百歲的人瑞就有超過9.2萬人,連續53年創下新高。許多人將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歸功於飲食,日本電視台TBS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就曾訪問300位百歲人瑞,調查他們最常吃的食材與菜色,意外發現都是簡單尋常的家常菜,沒有想像中非要吃得特別「健康」,才能達到長壽目的。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