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吳惠瑜、王蘭芬
「我知道那不是飛蚊症,因為我長期近視,很清楚飛蚊症的感覺。但這固定黑點不同,是很清楚的一顆,感覺很怪,一整個早上都在眼前,不管瞥往哪個方向它都在。」
閱讀更多
2022-01-19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忙碌才好,多做一點」心態,對身心有害。制定計畫時,短期成果目標應該要比較實際。最常看到的錯誤就是「目標設得很高,希望能盡量做到」,原因出在它對你我自信心所造成的影響。更別提,這樣的目標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失敗。
閱讀更多
2022-01-14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我們天生就會聚焦在「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大腦就是會執著在問題上,若沒有適當的訓練,幾乎不可能就此打住。最有效的思想控制方式, 就是有策略地將問題和負面思考,轉換成「能做什麼加以改善」,或是所有其他解方導向類型的思考。
閱讀更多
2022-01-07
川原卓巳(Kawahara Takumi)
大家一定都聽過「吃飯吃八分滿對身體最好」這句話吧?套用在時間安排上也是相當受用的一句話。我的意思是,不論是工作或玩樂,都不能一次塞太滿。忙碌當然可以讓自己過得很充實,可是這樣的生活實在太可惜了。尤其是那些整天說自己「忙死了、忙死了」的人,真的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忙嗎?
閱讀更多
2022-01-05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完美主義者心態會摧毀各種績效表現水準的自信心,隨著競爭更加激烈,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跟著加深。專注在問題上,會削弱你的自信心,而專注在解決方案上,則會增長你的自信心。
閱讀更多
2022-01-05
川原卓巳(Kawahara Takumi)
人是群居動物,從小到大我們經常聽到如與人為善、團結力量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等,希望能縮小個人意識以創造最大的群體價值。在這樣的框架下,大部分的人很容易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甚至因此迷失自我,或努力維持與大家相同的步伐,避免成為異類,整個社會仿彿都在鼓勵大家隱藏個人特色,不斷複製他人的人生。不過,現在的價值觀已經截然不同了。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進入全新的世代,價值觀也隨之變化,現在的社會更鼓勵大家展現個人特色、表現出最獨特的一面。這是個愈來愈不需要委屈求全的世界,不需要再用「不合理的磨練是訓練」、「蹲低才能跳更高」這類的話鼓勵自己忍耐。
閱讀更多
2022-01-05
川原卓巳(Kawahara Takumi)
生活愈認真的人,愈容易掉入來自他人的「期望詛咒」。他人的期望通常都是善意的,希望你成為更好的人、認同你的能力所以對你有很高的期待,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不能辜負別人的心意的主因。但是,如果你覺得疲憊,請停下來。就像前面說的那句話「你才是最重要的」。
閱讀更多
2022-01-04
川原卓巳(Kawahara Takumi)
如果你對於「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感到不安,我想傳授一個秘訣給你,去尋找能互補的夥伴吧。為了讓自己能不勉強地去做自己適合的事,你需要一個同伴來幫助你解決你不太擅長的事情,以及你還需要做的事情。
閱讀更多
2022-01-03
川原卓巳(Kawahara Takumi)
「就這樣放棄太可惜了,應該更努力一點。」「不合理的要求就當磨練,撐過去就是你的了。」「現在離職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再忍一忍吧……」你可曾想過為了符合他人所說的「應該」,失去了多少寶貴的自己?當你積極把握每個挑戰,又錯過多少了解自我的機會?其實,豐盛的生命向來不需要追求更多,而是懂得整理並捨棄多餘。
閱讀更多
6/ 18
第 6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