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子宮內膜癌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0

綜合維他命對身體好?台灣癌症基金會:「這樣吃」才防癌!5招降低60%罹癌風險

tCol 2020-02-06

林芷揚

綜合維他命對身體好?台灣癌症基金會:「這樣吃」才防癌!5招降低60%罹癌風險

癌症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民眾聞癌色變,尤其大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台灣罹癌人數之冠、不抽菸也可能罹肺癌;另台灣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3歲,比歐美女性年輕許多,都引起民眾擔憂。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防癌攻略,有助降低60~70%的癌症風險。

閱讀更多

癌症都是慢性發炎害的?揭7大致癌元凶...從吃到住無所不在!

tCol 2020-01-16

謝克寧

癌症都是慢性發炎害的?揭7大致癌元凶...從吃到住無所不在!

癌症是惡性腫瘤的其中一種,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基因突變而來,致癌基因突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細胞中有一套DNA修復系統,以修復突變的基因,所以開始癌化的細胞,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約15年以上)才能完全癌化。而且,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著無限生長、複製、轉化和轉移等特點,因此難以控制、消滅。

閱讀更多

子宮好,女人才健康!婦科權威11招保養子宮:愛吃這種食品小心誘發子宮肌瘤

tCol 2020-01-16

華人健康網

子宮好,女人才健康!婦科權威11招保養子宮:愛吃這種食品小心誘發子宮肌瘤

月經來出血量大,一天更換數十片衛生棉,甚至有頻尿、漏尿等症狀,千萬別大意沒警覺,有可能是子宮肌瘤找上門!網路上流傳:「子宮肌瘤是因為肥胖引起」、「愛吃山藥、豆漿容易誘發子宮肌瘤」,是真的嗎?到底哪一些飲食習慣與子宮肌瘤有關,平時又該如何正確保養子宮?來聽婦科權威醫師詳細解說。

閱讀更多

45歲後邁入更年期!吃飯時多喝這2道湯飲,改善更年期不舒服、抗衰老

tCol 2020-01-08

NOW健康

45歲後邁入更年期!吃飯時多喝這2道湯飲,改善更年期不舒服、抗衰老

秋冬之後,早晚溫差大,麻辣鍋店生意越來越好,不過,中醫師提醒,更年期前後的熟女應該盡量少吃麻辣鍋,如果吃多了含有蔥、薑、蒜、辣椒等辛香料,以及羊肉、牛肉等熱性食物,恐更容易盜汗、熱潮紅,難以入睡。

閱讀更多

醫師的3大養生處方!乳癌名醫張金堅:每天這樣喝咖啡,降低癌症風險

tCol 2019-12-16

邱玉珍, 張雅雯

醫師的3大養生處方!乳癌名醫張金堅:每天這樣喝咖啡,降低癌症風險

乳癌專家張金堅曾經一喝咖啡就肚痛,三十年後卻重新拾起這項嗜好,還翻閱文獻檢視咖啡與健康的關聯性,他表示適量喝咖啡,整體來說利大於弊,尤其早上十點喝不僅不會妨礙睡眠,且CP值最高。

閱讀更多

40歲後注意!乳癌愛找這6種人,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很重要

tCol 2019-12-12

林芷揚

40歲後注意!乳癌愛找這6種人,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很重要

60歲的陳小姐到醫院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時,醫院志工建議她可以藉此機會,做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乳癌篩檢。兩個禮拜後她接到報告,請她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經過乳房超音波、切片檢查之後,發現有惡性細胞,開刀證實為乳癌早期原位癌。

閱讀更多

更年期,特別小心這2種癌症!出現異常別輕忽,每天記得吃7類食物多保養

tCol 2019-12-03

彰基院訊

更年期,特別小心這2種癌症!出現異常別輕忽,每天記得吃7類食物多保養

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從四、五十歲開始,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減少。更年期平均約4年,這段時期每個人會有程度不同的生理、心理症狀。

閱讀更多

發現血塊確診子宮內膜癌 邰肇玫走過抗癌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法,輕鬆過好每一天

tCol 2019-11-11

林芷揚

發現血塊確診 子宮內膜癌  邰肇玫走過抗癌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法,輕鬆過好每一天

「民歌才女」邰肇玫是台灣民歌時期知名創作歌手,風靡一時,如今的她則是抗癌宣導大使,溫暖許多癌友的心!103年,她因為出現大血塊就醫檢查,赫然發現 子宮內膜癌 第三期,堅強迎接手術和化療,挺過癌症打擊。醫師也提醒, 子宮內膜癌 會有不正常出血,提醒女性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陰道不明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 醫師:這種身材要注意

tCol 2019-10-31

林芷揚

陰道不明出血,可能是 子宮內膜癌  醫師:這種身材要注意

63歲徐女士過去身體健康、沒有不良習慣,也沒有婦科疾病的家族史。不料,她日前健檢時,尿液中出現血跡,陰道超音波也發現,他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7公分,最後確診是 子宮內膜癌

閱讀更多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tCol 2019-10-02

NOW健康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胰腺癌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罹癌後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罹癌後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胰腺癌病患癌細胞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癌細胞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