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後線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5

台灣女性頭號敵人「乳癌」每年新增逾萬例!這3種人用「口服標靶藥」:比化療更有效,副作用更少

tCol 2025-03-31

照護線上

台灣女性頭號敵人「乳癌」每年新增逾萬例!這3種人用「口服標靶藥」:比化療更有效,副作用更少

編按:根據衛福部資料,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都有超過10,000例新診斷的乳癌,換言之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不過,隨著醫學進步,乳癌的治療成效也不斷提升,讓許多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預後與生活品質。由於乳癌可能在女性荷爾蒙的刺激下加速生長,因此,針對荷爾蒙受體的檢測與治療策略的制定,就顯得相當重要。

閱讀更多

60歲男突發瀕臨呼吸衰竭!竟是小細胞肺癌惹禍,醫師提醒戒菸是關鍵

tCol 2025-03-07

萬芳醫院新聞稿

60歲男突發瀕臨呼吸衰竭!竟是小細胞肺癌惹禍,醫師提醒戒菸是關鍵

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因突發性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室。病人到院時呼吸費力、窘迫,需額外氧氣治療才能維持正常血氧,醫療團隊立即安排電腦斷層,發現左肺有一顆壓迫肺動脈並引發阻塞性肺炎的大型腫瘤,隨即進行初步治療並安排住院。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組織檢體,確診為小細胞肺癌。經第一線化學治療後,肺部病灶逐漸改善,症狀獲得緩解,病人順利出院返家。

閱讀更多

71歲翁「下背痛」求診,竟罹瀰漫性B大細胞淋巴癌!醫揭臨床6症狀:「這3處」淋巴結腫大快就醫

tCol 2024-12-13

癌症希望基金會

71歲翁「下背痛」求診,竟罹瀰漫性B大細胞淋巴癌!醫揭臨床6症狀:「這3處」淋巴結腫大快就醫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數10年來,一線治療的唯一處方是合併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的R-CHOP療法;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出現可為病人帶來更好的預後、降低復發率。

閱讀更多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關鍵5問,血液專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圖文懶人包)

tCol 2024-09-02

照護線上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關鍵5問,血液專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惡性度很高的淋巴癌,病程發展又急又猛。何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有哪些最新的治療進展與國際治療趨勢?照護線上請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血液科李婉瑄醫師來解答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關鍵5問。

閱讀更多

「天使教父」李鎮樟罹膽管癌,末期「活過1年僅10%」…常被誤會是腸胃病,出現8症狀通常已晚期

tCol 2024-07-03

癌症希望基金會

「天使教父」李鎮樟罹膽管癌,末期「活過1年僅10%」…常被誤會是腸胃病,出現8症狀通常已晚期

曾在新浪、蕃薯藤、Gogolook及騰訊創業時,挹注關鍵資金的天使投資人李鎮樟驚傳罹患膽管癌末期。由於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許多人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據《財訊》報導,李鎮樟是網路界知名的創投灣家,有「天使教父」之稱。他曾先後投資新浪網、蕃薯藤、美國上市公司網上網(AboveNet)、知名視訊壓縮軟體公司DivX等,就連當年騰訊創業時最重要的一筆風險投資,李鎮樟都是背後最重要的功臣。也因屢屢在新創網路企業扮演重要角色,2000年9月李鎮樟獲選為全球100位華人新經濟圈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據了解,李鎮樟年年做健檢,都沒有發現任何罹癌徵兆,卻在年前的年度檢查中發現已是膽管癌末期,醫師更直指從確診起算,超過1年還活著的比例是10%,平均存活時間則是5個月,因此在日前舉辦生前告別式。《今周刊》顧問林宏文轉述李鎮樟邀請大家時的話:「他說,如果他是那10%,那就是生命的恩典。如果不是,就趁著身體還行,見見老朋友,聽大家的分享。」當天的生前告別式,除了前工研院長史欽泰、教育部次長葉丙成、Gogolook共同創辦人郭建甫等人與會,還有遠從杜拜及天津而來的朋友,為他加油打氣。許多人對於「膽道癌」並不了解,其實以死亡率排序,「肝和肝內膽管癌」已盤據國人十大癌症第2位多年,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癌一種無聲、危險、默默生長的癌症,包括膽管癌和膽囊癌。每年全台有超過2000人被確診,但6成以上的膽道癌病人發現時卻都已是晚期,無法手術!喝酒、膽結石、膽發炎、肝炎、糖尿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罹患膽道癌的風險,如果有長期腹痛、噁心、黃疸、發燒等症狀,千萬別以為只是單純的腸胃毛病,建議儘快到醫院檢查。(原文刊載於2023/6/16,更新時間為2024/7/3)

閱讀更多

翻轉慢性病之島,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邱瀚模醫師:減少罹癌、不健康餘命,這樣做才有效

tCol 2024-05-10

邱瀚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教授)

翻轉慢性病之島,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邱瀚模醫師:減少罹癌、不健康餘命,這樣做才有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閱讀更多

才尿完又憋不住、夜間頻跑廁所…台灣15%女性為「膀胱過動」所苦!醫:做4件事可改善

tCol 2023-07-21

郭美懿

才尿完又憋不住、夜間頻跑廁所…台灣15%女性為「膀胱過動」所苦!醫:做4件事可改善

台灣約有15%女性為膀胱過動症所苦,且隨著年齡越大、比例越高,雖然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並不危急、也不致命,卻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降低。醫師提醒,若有白天排尿8次以上、突發性的強烈尿意、半夜排尿2次以上、尿失禁等症狀,就有可能罹患「膀胱過動症」,可尋就醫改善。

閱讀更多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容易復發!血癌專家圖文解說:雙特異抗體精準擊殺癌細胞,突破治療困境

tCol 2023-02-03

照護線上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容易復發!血癌專家圖文解說:雙特異抗體精準擊殺癌細胞,突破治療困境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反覆發燒、走路會喘、骨頭疼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化學治療後,狀況比較穩定,但在準備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前,疾病便復發了。「當時告知患者,可能要再做化學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蕭惠樺醫師回憶,「但是因為之前做化學治療時,身體狀況很多,甚至還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所以患者非常不願意再做化學治療。」

閱讀更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