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有句經典台詞:To be or not to be?用在買房子這件事上,就是「該買房,還是不買房呢?」
閱讀更多
2024-01-29
彭蕙珍
斷捨離,這個源於日本的生活哲學,近年來在台灣受到關注。若是實施斷捨離,是否能實現財富自由?是否能使錢變大?台灣最大物資循環平台「GC贈物網」營運長林逸欣表示,理解財富的本質很重要。財富並不僅僅是將錢存放在銀行中,而是要透過它來享受生活品質;若現代人能夠了解斷捨離的精神,不但能過著自己想要的有品質的生活,還能省下不少不必要的花費,讓荷包更飽滿。
閱讀更多
2024-01-03
文長長
朋友對我講了她媽媽的故事。她覺得她媽媽其實生活得很不幸福,即便只需要在家帶孩子、做家事也過得很辛苦,而且在家裡很沒分量,沒有話語權。那份對生活的話語權都在賺錢更多、承擔更多家庭責任的父親身上。即便父母還算恩愛,但很多時候,能明顯感受到母親的委屈。那是一輩子的委屈。所以,從小到大,她媽媽一直教育她要自強,要獨立,要努力,要能自己賺錢,不要過掌心朝上的生活。我說,我媽媽也是如此。即便我父親很好,但這麼多年,我也見證了她很多憋屈的時刻。從我記事起,我媽媽就一直跟我說:「以後不要想著靠任何人,一定要自己賺錢,一定要經濟獨立。」那時年紀小,處於女兒這個身分階段,看著美好的家庭,總覺得父母都過得很好,以為我媽媽這般說只是希望我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如今站在媽媽的視角,再回看這一切,才明白當年的媽媽肯定不安過,委屈過,有著很多很多的委屈時刻。她對我說的那句「女孩要獨立」,是不希望身為女性的我長大後也要忍受這份委屈。
閱讀更多
2023-12-14
郭美懿
女星曾寶儀跟媽媽感情一向親密,日前寶媽在臉書分享新居照片,特別感謝女兒曾寶儀當金主,「5分鐘內談好價錢」,並爽快刷卡下訂,讓寶媽能一圓多年的「私人養老院」夢想。寶媽感性說,女兒付完錢之後對她說:「媽媽,請您開心自在的在這過著您想要的退休生活吧!」讓愛面子的寶媽當下強忍淚水,才沒在女兒面前破功。而曾寶儀出席活動時說起買房一事,直言媽媽喜歡、覺得要,「我就刷卡、付貸款,重點是她活著的時候要開心。」
閱讀更多
2023-12-01
郭美懿
退休後搭郵輪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澳洲更有一對退休夫妻將住養老院的費用拿來搭郵輪,迄今已連搭51趟航程,在船上度過逾450天。太太潔絲‧安森(Jess Ansen)說,在船上可以享用餐點、看秀、跳舞,「還有哪裡可以讓你一整天做這些事?」先生馬蒂(Marty Ansen)則笑言長住郵輪上不用洗碗、鋪床、做家務,「已經不能適應陸地生活!」
閱讀更多
2023-11-28
謝劍平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買屋充滿了挫折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以大都會房子做為購買標的。何止台灣,全世界年輕人如果沒有富爸爸或祖上庇蔭留產,一開始就要入住首都或大都會,只能說「想太多!」
閱讀更多
2023-11-21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這幾年擔任證基會樂齡講座的講師,讓我對退休理財有了更深一層地認識。
閱讀更多
2023-11-17
金雅拉
焦慮的人習慣將視線放在未來,尤其是那些可能發生的負面經歷或事件,妄想掌握那無法預測的人生。當我們費盡心力,試圖去控制未來的所有細節時,焦慮的情緒就會隨之浮現。例如對未來 房價 的漲跌感到憂心、害怕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而不敢出門,或是擔心在會議上遇到臨時提問等。
閱讀更多
2023-11-14
林依榕整理
房價 越來越高,想買房似乎成了一個遙遠的夢想,但一名網友卻認為,買房沒有想像那麼難,更精算各種開銷直指是年輕人浪費錢,如果能夠省下4種不必要的開銷,5年內就可以輕鬆有殼,呼籲大家「抱怨不會讓自己過得更好,不如開始努力存錢吧」!
閱讀更多
2023-11-05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為保留適用舊制,避免房地合一稅,現在很多人用隔代繼承,老人家往生後,兒女拋棄繼承,直接由孫子女輩繼承。資深地政士提醒,隔代繼承除了兒女輩要有共識,孫子女也要有共識,如果只做一半,恐怕惹來大麻煩。
閱讀更多
5/ 24
第 5頁,共 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