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廣告企劃製作
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壓力都很大,當身體出現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胸悶、便祕、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不佳等症狀時,其實也就代表身體已經來到「亞健康」的狀態,這是一種介於健康與疾病的臨界點,那是會讓人感到心理及身體處於混亂的真實反應。
閱讀更多
2020-07-17
楊雅婷
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纖維素等豐富營養,可促進身體健康,但如果吃法不對,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表示,在營養諮詢門診中,幾乎每位病人都會問「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可見這個問題普遍是大眾的迷思,而答案則是因人而異。
閱讀更多
2020-06-24
林芷揚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為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21%-25%乳癌及大腸癌與這些重要危險因子有關。癌症已連續38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根據國健署近期發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6年每約5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12年為臺灣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不過,WHO也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6-23
林芷揚
得舒飲食(DASH Diet)是地中海飲食之外,另一種廣泛受到推崇的健康飲食方式,最初設計是針對高血壓或高血壓前期病人的飲食法,但許多實證研究指出,得舒飲食也可以應用在控制血糖、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閱讀更多
2020-06-19
威廉.布瑞奇, 蘇珊.布瑞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生命的外在形式可以在頃刻間改變,但是內心世界的重新定位、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形成新的行為習慣卻需要時間。
閱讀更多
2020-06-15
林靜芸醫師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帶他去醫院看病,陳先生在候診室遇見同鄉,聊到故鄉的媽祖廟,廟前的扁食、肉丸、鳳 梨 冰。陳先生突然醒悟自己欠的是鄉下的陽光、空氣以及味道。他搬回故居,自己獨立照顧自己。臉曬黑,人變瘦,卻尋回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6-03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在台灣,約60%的人有脂肪肝的風險,特別好發在40~50歲的年齡層。像陳先生的肝指數GPT過高,就跟著他30年了,他表示:「醫生說這應該跟脂肪肝有關,建議我先減體重降低體脂肪。我也試過跑步和快走來減重,但是一段時間後,膝蓋先受不了,最後只能走路散步,可是這樣的運動效果又不明顯。」
閱讀更多
2020-05-29
華人健康網
老是「嗯」不出來?一用力大便就「爆菊」,馬桶遍佈鮮血?惱人的便祕、痔瘡是許多人常有的困擾,到底想要避免上述症狀頻繁發生該怎麼做才對呢?醫師表示,民眾第一步應從改善腸道環境著手,尤其是掌握5大飲食技巧、落實「高纖低脂」概念,就是有效穩定腸道、擺脫不穩定排便狀態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0-05-11
蔡穎卿
「舊」是一個充滿了相處情意的單字。長久相伴的生活物品,是在有心的保護下產生了使用者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的意義。
閱讀更多
2020-05-04
林芷揚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