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傅恪恩
法庭上,兩姊妹不甘心的表示,母親去世後哥哥拿出母親留下的遺囑,裡面宣稱「姊妹倆未曾扶養我,且基於媽媽的立場,那些財產是蘇家祖傳的,我有責任傳承,所以我不打算傳給女兒,要把內湖的3棟房子全部留給獨子蘇長翔。」
閱讀更多
2023-02-16
諶儀璇
「人生沒有預定的時間表,我們無法預測自己走的時間。」律師劉韋德舉例去年韓國梨泰院事件,受難者大多為二十幾歲年輕人,他們應當是離死亡最遙遠的一群,但沒想到就在剎那間失去生命,「立遺囑永遠不嫌早,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意外的來臨。」東方社會對生死議題較忌諱,劉韋德表示:「寫遺囑是一種準備、一種託付,也是一種責任,不代表不寫就不會發生任何事,希望大家能改觀。」
閱讀更多
2023-01-03
李雪雯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很多單身或沒有小孩的讀者會想:「我又沒有後代子孫,遺囑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重要性可言」。但根據統計,2021 年台灣單身人口高達近1,100 萬人。這數字反而更突顯出單身族群,實有必要審慎思考「如何把遺產,留給想給的人」?
閱讀更多
2021-12-27
郭美懿
大疫之年,讓人們對無常有更深體會,面對生死,除了心理調適,更需要事前規劃,尤其是遺囑與遺產繼承,若能事先安排,就能照顧到真正想照顧的人,也能避免後代子孫為此鬧得不愉快。
閱讀更多
2021-09-0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時常遇到客戶詢問:「我需要訂定遺囑嗎?」、「財產的傳承,有需要規劃嗎?」「依照法律規定分配不就好了嗎?」、「遺囑,我可以自己寫一寫就好了吧!有需要找律師協助嗎?」
閱讀更多
2021-09-03
呂秋遠
老人的玩笑:「你們都要我寫遺囑,到底要我寫幾份?」大兒子對他說:「這次來,就是希望爸爸可以公平地把遺產做好分配,您只要再寫一份,我們就不會來煩你了。」
閱讀更多
2021-08-11
聯合報 記者李姿瑩
藝人蔣偉文日前載著75歲老爸去打AZ疫苗,爸爸下車前,交給他一份親筆遺囑和重要文件資料,讓蔣偉文不要下車,在等候的時間仔細詳讀。蔣偉文翻閱後發現,爸爸在遺囑中交辦身後事,並告知家中重要物品、文件擺放位置,以及載明家族親戚的聯絡方式,蔣偉文爸爸過去曾於航空公司任職,因此從遺囑信函上就能看見航空公司名稱。
閱讀更多
2021-07-12
郭美懿
律師劉韋德在2019年推出「777遺囑產生器」,提供民眾免費下載使用,被稱作佛心App而聲名大噪。他形容,生命就像一場旅行,終有結束的一天,立遺囑不僅涉及後事安排、財產分配,更是留給生者的一封情書,一份最後的溫柔與體貼。
閱讀更多
2020-07-07
今周特刊
2007年上映過一部電影叫做《一路玩到掛》(T h eBucket List),片中的男主角在面對自己僅剩不久的人生後,決定列下自己臨死前想做的事,電影隨後就為大家呈現了將近兩小時男主角如何實現自己遺願的瘋狂過程。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