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郭美懿
對時下年輕人來說,一輩子勤苦打拼、65歲才退休的生活模式已成過去式,越來越多人追求早早退休享受自由人生。在英國有位24歲亞裔女孩,就立志要在40歲退休,靠著各種省錢秘技:包括每天早餐只花約台幣20元、不外買咖啡、只穿二手衣等,以及投資股市、拓展副業等開源節流,目前已存下約台幣310萬元資產,期望比同齡者更早退休:「到了45歲,不用向老闆請假,只要想休息就能隨時休!」
閱讀更多
2024-11-15
林韋伶
你有存股習慣?存的是股票還是ETF?過往有許多嚮往在退休後能擁有「 被動收入 」的投資人,會選擇用定期定額存股方式累積退休後的小金庫。然而,隨著ETF投資熱潮席捲市場,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到9月,定期定額存ETF的投資人數為定期定額存股人數的3倍,若以金額來看,存ETF的金額更是存股的4.3倍。
閱讀更多
2024-10-15
小虎文
「我就是不勇敢,才敢放下。」財務專家郝旭烈曾是台積電、力晶半導體等科技業的高階主管,卻在43歲那年健康拉警報:睡不好、吃不下、嚴重胃痛,讓他警覺:命與錢到底哪個重要?他說選擇離開,是「不得不的痛苦」,但沒有名片之後,卻迎來更精彩的第二人生,「我們以為的『放下』,其實是『放上』。」
閱讀更多
2024-10-11
郭美懿
藝人侯昌明與妻子曾雅蘭育有1子1女,兩個孩子將陸續出國留學,預估4年大學就要花掉夫妻倆3000萬元,讓侯昌明感嘆:「真的要再努力賺錢。」不過,曾雅蘭因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健康頻出狀況,先後停調電商服飾、生技產品副業。而侯昌明則透露,現階段讓太太健康是他的首要目標,「讓她完全過那種少奶奶的生活,我都OK。」
閱讀更多
2024-09-09
子安
「財富如同氧氣存在並環繞於我們生活的四周,但多數人從未正視財富,了解財富。」本書作者子安將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看了100遍,並成功打造存款收入、財富自由方法落地實踐方法,實現從薪資人民幣1200元到身價過億的傳奇經歷。
閱讀更多
2024-09-04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7-18
吳淡如
假如有人向您提出一個投資方案,聲稱每年能獲得高達10%的固定收益,這聽起來是不是像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承諾?吳淡如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您的錢在銀行只能賺取1%的利息,卻有人向您推銷一個每年可以獲利10%,並且保證本金安全、每季支付利息的方案,您會毫不猶豫地加入嗎?若您是一位理性的讀書人,當您聽到這樣的投資方案時,心中一定會有所警覺。畢竟,如果真有如此高報酬低風險的賺錢途徑,為什麼其他人不自行佔盡便宜?背後是否隱藏著風險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閱讀更多
2024-06-25
郭哲榮
編按:哲哲曾獲經濟日報選股擂台賽多次冠軍,由30年的股市經驗中,體認到個股漲跌是沒有邏輯的,法人和主力要它漲就漲、要它跌就會跌。也別以為績優股不會倒,看看宏達電的例子就知道了。所幸有ETF此金融商品,能買進一籃子股票,有效分散買個股的風險。尤其本書的重點——0050,是買進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讓這些大公司的員工幫你日夜工作。更重要的是,買複製大盤的0050不用怕接刀,越跌越要買,因為股市長期只會不斷上漲,所以0050也會繼續創下新高。
閱讀更多
2024-06-24
張泰北
近日看到一篇社團的文,讓我心有所感,文中大致內容是:版主買了高股息獲利很多,也非常好心地宣揚給同事知道,也很多同事跟著買進,並聽說該公司,已經有同事因買某檔高股息,買到財務自由,就退休了!
閱讀更多
1/ 16
第 1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