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NOW健康
衛福部健保署22日初步決議,調整診所與社區藥局藥事服務費至一致,引發藥界不滿,將上街抗議。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此舉宛如被強行霸凌,讓台灣的醫藥分業遙遙無期,藥師公會相當失望,下周將與健保署長石崇良當面溝通,不排除上街討回公道。
閱讀更多
2022-05-24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有鑑於PCR採檢需求暴增,北市的社區篩檢站已由12處增至24處,新北也設置38處篩檢站提升篩檢能量,民眾快篩陽性後該去哪裡PCR核酸檢測呢?
閱讀更多
2020-04-13
陳志金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閱讀更多
2020-03-19
好險網 / 杜胤廣
在大陸治療COVID-19(武漢肺炎),若是重症得靠葉克膜救治,就得花上112.9萬人民幣!但輕症患者住進加護病房到出院,也可能要花費20萬元人民幣,這些費用都還不包含醫護人員的防護服。而在台灣,若沒有商業保險支撐,也會讓人損失慘重。
閱讀更多
2019-07-25
劉家成醫師
昨天我逛臉書看到這篇報導《醫師沒有「順便回答一下」的義務!有病掛號,才是尊重專業》,裡面提到了幾段話讓我很有感。
閱讀更多
2019-04-16
楊雅馨
健保署以大數據分析醫療院所「達文西手術」申報資料,發現有醫院執行「達文西手術」,疑似一邊向病人收取18萬至20萬不等的自費手術費,卻又申請健保給付,涉「兩頭賺」的案件高達7810件、金額達3.5億元。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1/ 1
第 1頁,共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