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2024-01-15
林暐鈞整理
全球新冠疫情捲土來,國內重症病例上周比前一周增加26%,死亡人數也在上升,1月下旬恐怕每天出現近2萬新病例,農曆春節前將達這波疫情高峰,衛福部疾管署提醒大家趕快打XBB疫苗。這兩周因國內大選及新年尾牙活動頻繁,人群聚集移動頻率大增,病毒傳播風險上升,疾管署預期春節前可能達到疫情高峰,呼籲尚未接種「新版」新冠XBB疫苗的長者及青壯年儘速接種疫苗。多國從去年底出現新冠變異株JN.1病例,亞洲各國如新加坡在12月底恢復每天通報病例;從2023年12月3日到9日新增新冠病例達5.6萬例,比當時前一爭3.2萬例激增75%。住院人數也從前一周的每日平均225人增至350人。馬來西亞去年12月染疫人數更是翻倍,馬國衛生部在12月19日就發布規定,所有確診者必須從出現症狀的首日起自行隔離5天,降低傳染風險;中國日前還傳出36歲知名美女財經媒體人羅琦,驚爆在染疫4天後驟逝。
閱讀更多
2023-11-29
尚瑞君
近年我常進出醫院,發現女人生病了,不是自己去看病,就是有女兒陪同,又或是由外傭推著輪椅去看病,很少看到有丈夫隨身在側。但是男人生病了,陪他去看病的,則大多是他的妻子。
閱讀更多
2023-09-11
NOW健康
天氣逐漸轉熱,白天的溫度常超過30度以上,室內空調溫度較低,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容易誘發鼻過敏症狀發作,又稱「冷氣病」,使得鼻癢狂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不僅影響上班族工作效率、學生念書無法專注,更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閱讀更多
2023-09-11
NOW健康
除了年紀大內耳功能退化,生活中壓力過大、經常失眠、過勞及高油、高鹽的飲食型態,都是可能誘發耳鳴的原因,然而,耳鳴的背後,可能不單純只是耳朵的問題。曾有媒體報導指出,有1名飽受耳鳴困擾的患者,服藥2年都未見改善,後來發現是「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導致咽喉炎,進而引發中耳炎,因耳咽管受損釀成耳鳴。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事實上,胃食道逆流和耳鳴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耳鳴真正的致病原因與內耳神經萎縮、損傷有關。
閱讀更多
2023-09-01
王不煩
張愛玲說過:「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於是,中年人學會了偽裝,偽裝自己很堅強,假裝一切都很順利。」我們總是裝作若無其事地工作、生活,仿佛日子就是這麼平靜,歲月如此靜好,但其實我們知道,這就是我們給自己的一份體面。可是真相呢?有時候你看見一個人正在沉穩地開車,但也許他腦海裡想的是生活艱難。有時候你看見一個人笑得很甜,說話很溫柔,但其實她的內心早就崩潰。
閱讀更多
2023-07-28
聯合報/記者 沈能元
天氣炎熱,夜晚氣溫逼近30°C,民眾晚上吹冷氣睡覺已是常態,但有人抱怨,吹冷氣睡覺,一覺睡醒後,「感覺愈睡愈累,頭昏腦脹」。
閱讀更多
2023-07-24
NOW健康
許多人出現鼻塞、流 鼻涕 ,常以為只是小感冒,但其實也有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2種原因造成,雖然部分症狀類似,致病因素、治療方式卻不相同,過敏性鼻炎須以抗過敏藥物治療,如果染上感冒引發鼻炎,要盡快治療,若拖延過久,恐釀成慢性鼻竇炎。
閱讀更多
2023-07-18
林芷揚
編按: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668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1,98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8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男性更比女性多出3倍的罹病風險,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9位。因食道癌離世名人不在少數,如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2018年因食道癌逝世,享年54歲;另外如曾獲金馬影帝的中國演員涂們、本土資深藝人安迪也都是因食道癌離世。有醫師表示,「食道癌大多與飲食有關」,如吸菸、嚼檳榔、重度飲酒、愛吃醃漬食物及愛喝滾燙熱茶熱湯等習慣,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若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也容易引發食道病變。(原文刊載於2020/4/13,更新時間為2023/7/18)
閱讀更多
2023-06-27
郭美懿
入夏後氣溫居高不下,許多人都躲在室內吹冷氣避暑,但從高溫室外陡然進入冷氣房,卻可能造成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冷氣病」。為什麼吹個冷氣,就產生這麼多毛病?又該如何預防與緩解?
閱讀更多
2/ 13
第 2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