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好發 主動脈剝離死亡率高

秋冬好發  主動脈剝離死亡率高

2001年時,知名歌手潘安邦在吉隆坡演唱時,突然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差點撒手人寰;日前,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開鼻竇囊腫手術,因主動脈剝離猝死,使得「主動脈剝離」引起大眾關注。編按: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12月8日晚間因主動脈剝離昏迷送醫,徹夜開刀,於10日經搶救無效過世。

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日前在台北和信醫院動完鼻竇囊腫手術後,突然心律不整轉送台大醫院搶救,仍回天乏術,台大醫院透過電腦斷層,研判應是主動脈剝離、大血管破裂猝死,享壽八十歲。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鴻表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複雜且致死率很高的心臟疾病,就像三角板中間的筋膜斷裂,有時裂痕非常大,患者會突然休克,或引發心律不整。急性的主動脈剝離須緊急進行外科手術修補破裂的血管,不然死亡率很高。

 

 主動脈剝離和年齡及血壓有關

 

主動脈是身體上最大的動脈血管,受到年齡、血壓、動脈硬化及血管壁退化等因素的影響,隨時都有可能爆裂。動脈管壁會因為血壓、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在身體某處膨大起來,形成動脈瘤。「動脈瘤猶如炸彈一樣,只要受到一點壓力,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陳志鴻如此形容。

 

他解釋,主動脈破裂主要是因為血管壁中層因為一些原因(如高血壓或結締組織缺陷等)受損後,加上血管壁中的內膜破裂,讓血液流進血管的中層,形成一個「假腔」壓迫到原本血管的血液流動。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劉濟如則表示,絕大多數的主動脈剝離都和年齡及血壓有關,主要好發年齡為六十至八十歲之間,男性約為女性的兩倍。根據臨床統計,主動脈剝離的病患中,有高達八成都是高血壓患者;只有少數人因天生動脈壁脆弱,易在年輕時發生主動脈剝離,像名歌手潘安邦。

 

主動脈剝離分為兩種類型,若發生在前胸升主動脈(又稱為A型),致死率相當高,須馬上動外科手術;若發生於靠近背後的降主動脈(又稱為B型),則可服用藥物治療。另一種分類則是視主動脈剝離就醫期間的長短而定,兩周之內稱為「急性」,超過兩周稱為「慢性」。

 

依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處理,五○%以上的病人會在發生後四十八小時內死亡,七十一%的人會在兩個月內死亡,八十九%的人在三個月內死亡,而九十一%的人會在六個月內死亡。依據各大醫院臨床經驗,國內有三分之二的病患在診斷時為急性,三分之一為慢性。

 

 主動脈剝離不常見但可能致命

 

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一種不常見、但卻可能致命的重症,每年全國發生率估計至少在兩百例以上,若未妥善治療,兩天內死亡率超過五○%。劉濟如表示,主動脈剝離症狀以胸痛、血壓高居多,根據統計,有高達九○%的患者會出現胸痛,病人會出現突發性被撕裂般的疼痛,六○%的人血壓會飆高。

 

有些人甚至還會痛到休克昏迷、中風癱瘓、心肌阻塞、腸阻塞、肢體缺血、心跳增加、臉色蒼白等症狀。最近天氣變化大,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在天冷時,血壓突然往上躥升,平時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很容易因為天冷血管收縮,造成血管壁的血管瘤爆裂,導致中風。

 

依據各大醫院往年經驗,天氣變化大時,不少病患因心肌梗塞、腦中風送急診。而高血壓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總在秋冬發威,患者稍不留神,血壓失控,可能因此倒地,甚至走向人生終點,尤其是曾發生過主動脈剝離的患者,更應注意血壓變化。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後發生動脈瘤破裂的機會,未控制血壓患者的發生率是控制血壓患者的十倍。

 

陳志鴻及劉濟如強調,慢性高血壓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頭痛、頭暈,甚至流鼻血時,就必須注意是否有高血壓。至於有胸痛、呼吸不適等心臟病症狀出現時,代表高血壓已經影響重要器官,情況就很嚴重。

 

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能當作指標,因為有些高血壓的病人,並未出現這些症狀。專家建議民眾,要預防高血壓、控制血壓,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更應格外注意血壓變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不可輕忽的胸痛,當心主動脈剝離

 

胸悶、胸痛通常易被一般人忽視,以為只是小毛病,並沒有關係;事實上,胸痛也會危及生命,不可輕忽。要分辨自己胸痛的嚴重程度,可參酌以下3個標準:

 

1.胸痛只持續幾秒鐘就結束,可能是情緒障礙、神經抽痛,或是胸部肌肉撞傷、筋膜發炎感染所致,也有可能是循環不良缺血、壞死所導致的胸痛。

 

2.疼痛持續5~20分鐘,有可能是穩定型的心絞痛或是食道痙攣、氣胸,這種情況若持續3~5天,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3.持續20分鐘至2小時,可能是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塞、肌肉骨骼、主動脈剝離或是肺動脈栓塞,最好趕快到醫院診治。

 

4.若胸悶、胸痛症狀持續幾小時至幾天,可能是肌肉骨骼、逆流性食道炎、肺炎、心包膜炎、消化性潰瘍、癌症等疾病,民眾不能等閒視之,應到醫院做徹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