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電影人生,台灣也有真實案例。領導中華電信MOD團隊的嚴劍琴,擁有數學碩士與電腦博士學位,被丈夫戲稱為「人體電話簿」,可以隨時答出朋友電話。五年前,他告訴丈夫,自己看不懂開會資料,就診之後被醫師判斷為「早發性失智症」患者,那年她才五十七歲。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大神經內科醫師邱銘章指出,所謂早發性失智症泛指在六十五歲以前發病的失智症患者,病因與一般失智症並無不同,是因為腦部神經退化導致腦細胞出現病變,開始出現影響記憶、智力、行為甚至可能有妄想等脫序性行為。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下的早發性失智症發生率大約占全台失智症患者的千分之一,依此推算,台灣大約有一到兩萬的早發性失智症患者。邱銘章認為,失智症患者似乎開始有年輕化傾向,但其實不是提早發生,而是歸因於大家對於失智症認識比較多,警覺力提升提早就診所致
平均確診約發病後三年
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壓力大或者是女強人比較容易罹患早發性失智症?邱銘章解釋,目前醫學研究,失智症的發生是以遺傳因素為主,與職業無關。前者在職場上突然面臨巨大工作壓力時,的確會引發短暫失智,但壓力過後便會恢復正常,一般工作時面臨到的壓力不足以引發短暫失智。後者是指某些年紀輕的女強人患者出現症狀時,多半正處於職場高峰期,症狀產生時比較容易被本人與周遭親友發現。像是突然看不懂熟悉的報告、原本拿手的領域也突然一竅不通。
但由於年紀還不到六十五歲,若無警覺性,很難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多半以為是突發性壓力事件所導致,很多人都是出現異常行為才會就醫,統計顯示,平均確診為失智症大約為發病後的兩到三年。
邱銘章指出,早發性失智症的症狀並不典型,不僅患者自己要多注意,如果家屬發現異常症狀,就應該提醒患者及早就醫檢查。常見的徵狀包括:記憶力障礙(剛發生的記不住,舊事卻記得很清楚)、原本拿手領域變得困難、個性與情緒改變、行為異常等等。
可抽血檢驗蛋白質消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甄瑞興表示,目前早期失智症檢測中,可透過抽血,檢驗血液中特殊的澱粉與蛋白質的消長,預測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雖處於人體實驗階段,但目前為止準確率相當高。
不過,甄瑞興也提到,此種檢測方式未來大量應用後,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的情緒問題。提早知道自己可能罹患失智症時,病患會如何面對這樣的結果?
目前失智症的治療無法突破,即使知道自己是罹患失智症的高風險群,但在不能解決與治療的情況下,病人可能還沒確診前就已經先得憂鬱症了。
甄瑞興強調,失智症是不可逆的變化,但目前藥物的使用可以延緩失智症的進程,因此,只要病患自己或家屬能提早發現徵兆,及早以藥物控制,至少可以延緩疾病退化時程,依照目前醫學的進展,還是有機會等到治療失智症方法的那一天。
邱銘章則說,不論有沒有失智症風險,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的風險就越高,因此,從四十歲後就要做好失智症的預防工作,包括多動腦、多運動、避免肥胖等,若出現忘東忘西、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等徵兆,最好趕緊前往神經內科、記憶門診、失智症門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