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傳瑞士時間銀行背後 反映台灣欽羨又無奈的心態

瘋傳瑞士時間銀行背後 反映台灣欽羨又無奈的心態

近來台灣許多人瘋傳瑞士人力時間銀行的故事。瑞士銀行很有名,但這裡講的不是錢,而是在年輕或年老還健康的時候去照顧人,以後自己不行了,也可因自己累積的時數,得到後輩的接手照顧。

文/周傳久

 

台灣一向喜歡向外打探、追求夢想。從遺憾現今不是荷蘭繼續統治,到這篇瑞士故事,都像是在期待某種更好的「未來」。十年前,台灣弘道老人基金會也在日本打聽到類似的制度,進而想要模仿複製。不論這有點預積功德的意味,或可將其看成學習彼此善待;但這不能和志願服務混為一談,或可說成「期約照顧」。

 

然而,你做在別人身上,你期望別人完全一樣的回饋給你,這背後有怎樣的條件?在台灣可行否?或許從以下的討論可以更深入思考,而不是只停在能不能複製這樣簡單。

 

雖然台灣沒幾個人親眼見過瑞士人力時間銀行運作,但就國情來看,姑不論社會貧富,至少得在國民有穩定素質和互信以及重視承諾的社會

 

我在瑞士時,當地人說,房子價值看你鄰居是誰。而且公寓公約規定,夜間十點以後不可洗澡,甚至不可沖馬桶,以免噪音吵到鄰居。傍晚後也不可倒垃圾,以免聲音氣味干擾他人。所有停在社區停車場的車,車頭都必須朝向牆壁,避免車尾的排氣管把牆壁弄髒。人人要遵守,你不遵守,馬上有人問你是新來的嗎?

 

相較於充滿公民素養的瑞士,今早我在高雄大街走路,有人自家施工,幾輛車把人行道全堵住佔滿,行人無法順利通行,只好繞出去走很危險的大馬路。之所以要強佔人行道,是因停在馬路上,但不在車格內的話,很容易被開單。若停到人行道,既不擋車流,開單的風險也低。這是大學教育遠比瑞士普及的台灣時常發生的行為現象與生活態度。

 

時間銀行仰賴一個重視承諾的社會。如同比這制度更早,德國和瑞士對一生服務的修女或執事(新教的社會醫療等服務人員),也承諾他們,即便老朽,也必不離不棄。前年我在德國就曾住在讓這些修女、執事終老的地方,所以這不是全新的想法,在一心追求終於上帝的體系中,早有這種做法。然而那些服務人員也不是因這項「福利」才投入服務,因為依照聖經教導,無條件的愛別人,乃是自己生命改變後的生活風格;讓他們安心終老,則是後輩展現學習上帝之愛的行動。

 

台灣人拼命瘋傳這則瑞士故事,既是欽羨夢想,也是替代對於現實痛苦的無奈。其實,不必對現實無奈,因為只要有意願行動,凡事皆可改善。若只有無奈,又枯等別人改變,甚至不接受改變,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出問題。但我們得思考心中對愛不能有階級,更不能把照顧人看為骯髒行業。

 

即使知道瑞士人力銀行有文化條件,但我們仍應保持開放態度,鼓勵台灣誰想試試就做。因為做中學,可以找到我們的機會和作法。不然仍只是反映我們愛旁觀又愛期待,認為什麼都是政府和別人責任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