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澤富美子
畫家田村能里子女士,與幾位胞弟一同照護九十四歲的高堂。她說自己最近打開珍藏高價衣飾的箱子,拿出收藏當居家服在穿,穿不到的就送人。
田村女士看著我的臉說:「照護年過九十歲的媽媽,妳也會想這樣做,對吧?」她在徵求我的「贊同聲」。
我的確深有同感。
硬是咬牙買下的高級服飾,平日捨不得拿出來穿,一想到花這麼多銀兩買的,當然要珍藏起來。然而歲月轉瞬即逝,等妳想起這些衣服時,它們的款式早已過時。
雖然懊惱自己的愚昧,但還是捨不得處理掉。
然而,接觸了人生即將謝幕的老人家以後,我漸漸懂得如何區別什麼是真正重要而必須留在手邊的,哪些是可以斷然捨棄的。
這也是許多照護年邁雙親的人共同體悟的心境。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大意是這樣說的。一個人擁有的物品可以區分為以下五種類:
一、現在正使用的物品
二、明天會使用到的物品
三、有一天可能會用到的物品
四、不會使用到的物品
五、別人送的物品
第一種顯然是必需品,第二種也是確定很快就會用到的必需品,第三種是暫時用不上,但有一天或許會派上用場也未可知的東西,然而事實上,會用到的機率微乎其微。
至於第四種,將來可能也根本用不上,但姑且就先擺著吧!第五種則是別人送的紀念品,它可能是誰家的結婚伴手禮,又或者是國外旅遊買回來的紀念品,雖然不合用,但是想起對方的心意就捨不得丟。
把自己的物品按照以上標準分類,只留下第一種和第二種,其他都處理掉。這就是這篇文章的旨趣。
五年前,為了照護媽媽的需要,家中必須鋪設無障礙地板,好讓輪椅通行。又為了裝設方便坐輪椅使用的洗面台和廁所,必須騰出更多室內空間,而不得不淘汰媽媽的很多東西。
媽媽對這些充滿回憶的老東西戀戀不捨,我為此和她老人家展開激烈拉鋸,最後不得不祭出鐵腕,也由此領悟到「人生者,捨棄之謂也」。
話雖如此,我卻無法將這一領悟落實在自己身上,直到這次因為諸般需要,而不得不開始清理自己的身邊物。
開始著手整理以後,我發覺自己在照護媽媽這五年來,人生觀改變了,物欲明顯降低了,這才重新體認到田村能里子女士的言外之意。
照護者因為身心負擔都很大,因此容易傾向負面思考,不過照護老邁雙親也可能教會我們過去未能學會的道理,所以找出自己在其中的收穫很重要。如果懂得珍惜這些收穫,照護也會是值得感恩的體驗。
不到一定的年紀無法領會的事,透過照護父母而得以事先預習,臻至開悟的霎那。在我看來,這未嘗不是上天給予照護老父老母的回報。
(本文節錄自《親愛的老媽,照顧妳我們很快樂!》,新自然主義出版, 米澤富美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