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中年,別再說改天了!3故事警惕我們:人生無常...或許再也沒有「下一次」了

活到中年,別再說改天了!3故事警惕我們:人生無常...或許再也沒有「下一次」了

中年後,就算第三人生交不到任何一個新朋友,但老朋友總該有吧?中年人生,最大宗的老朋友,當然非同學莫屬了。大家從小學,甚至幼稚園起,一直到大學或研究所,同學一定多達百人以上,而至交摯友少說也有幾個吧?所以真的要孤苦伶仃過完一生,應該也是少數的。不過,老朋友總是會陸續離開,有時是因為去世,有時是因為想法完全不同,不必勉強再來往了。

我有個同學在LINE群組上,直接了當說我是一個「投機分子」,還因此讓其他同學挺身為我辯護一番。我當然不喜歡他對我下的「評語」,但我喜歡他的「態度」。

 

第三人生,勇敢和一些理念已經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同學絕交吧! 在第三人生,時間只會愈來愈少,別浪費精力去和你不喜歡的人互動,也別希望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這位同學肯定不喜歡我,但我謝謝他讓我明白這一點,免得我還要和他打交道。

 

我最不喜歡很多人常常把「做自己」三個字掛在嘴邊,因為只要你還有牽掛的人,就很難做自己。唯一可以做自己的機會,就是選擇和你喜歡的人做朋友,然後再也不用和你討厭的人來往。新朋友一定是喜歡才會結交,但老朋友真的就需要「斷捨離」了。

 

如果是你認定值得繼續交往的老朋友,就別再說「改天」了,因為這是對友誼和生命的一種敬畏。人生無常,說不定改天之後,就再也沒得改了。

 

幾年前,我有個女同學因為罹癌而自知時日無多,就託閨密幫她找初戀男友,想在最後見他一面。在那個臉書還沒有非常普及的年代,閨密們花了一番工夫才找到初戀男友的下落,沒想到他已經過世多年。

 

她們在這位女同學彌留之際,告訴了她這個不幸的消息,讓她徒留遺憾而離世。初戀情人在各自嫁娶之後,或許不宜再頻繁聯絡,但終究無法再見一面,也是讓人不勝唏噓。

 

類似遺憾的事情,我也有一親身經歷。我在當兵期間,曾結交了一個男筆友,因為我們都愛看電影,也都在當時最有名的《世界電影》月刊投稿。

 

他是一個國小老師,任教的學校與我服役的部隊不遠,我還曾在休假日去找過他一次。退伍後,我們還繼續通信了一陣子,但因為工作性質差異太大,也就漸漸失去聯絡了。

 

2014年,我出版了與電影相關的書《一張全票,靠走道》,書中有提到這段友誼,因此希望能親自把書送給他。當時唯一的線索是他寫信給我時,在信封上留下的地址,但已經是將近三十年前的資料了。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居然真的在這個地址附近找到他了。

 

你會想去找一個失聯已久的朋友嗎? 如果真的有心,就不該放棄任何機會。第三人生真的不該讓自己一直處於遺憾的心情中,想做就去做吧! 真的找不到,才不會真的遺憾

 

當時見面相談甚歡,立刻加了臉書,還說改天一定要找時間專程聚聚。這一「改天」,就可能真的沒有這一天了。兩年前,突然發現他在臉書上已經很久沒有發任何動態,我還曾發私訊問他是否無恙? 他一直到兩年後才回我說:「我現在不太好,中風快兩年了,持續復健中。」

 

我看到他終於回信,很開心,而且事隔已兩年,心想他應該是康復得不錯吧? 然後就又傳了封私訊,想說要去看他。他不只答應,還回我說:「到的時候,可以聯絡我,我來幫你開門。」連開門都能做,想必可以算是痊癒了吧? 當下內心非常歡喜。

 

依約來到他家樓下,正要打電話給他,手機正好傳來他的私訊:「到了嗎? 我是他的太太,我會下來接你。」

 

見到他太太之後,我才知道所有的私訊回覆都是她代勞的,這時一陣酸楚湧上心頭。見到他本人,原來行動已經不便,話也講不清楚了。

 

我們迄今只見過三次,但卻非常投緣。到了人生下半場,永遠不要說「改天再一起吃飯」,因為或許再見面時已經遲了。甚至不要一直以為還有「下一次」,而要常常心想,或許只有「這一次」了。

 

很多人認為臉書占據了現代人太多的時間,但我認為臉書有一個很難被取代的功能,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要註冊一個帳號,而且要不吝發文。什麼功能呢? 就是讓你的親朋好友知道你現在過得很好,最起碼也知道你現在仍健在。

 

如果當初沒有和他加臉書,我可能連他中風了都不知道。就算當初留了電話,也不可能常常主動聯絡。加臉書的好處,就是不必一一告訴每個朋友你的近況。大家透過你的發文,就會知道你目前的生活。不需要每天發文,偶爾貼個你和別人聚餐,或是國內外旅遊的照片,也就能夠很輕鬆地向大家報平安。

 

我有個旅居國外的表哥,是我的超級粉絲,我只要發文,他都會按讚或留言。2015年底,我沒注意到他有幾天沒按讚,之後就傳來他在美國心肌梗塞猝逝的消息。從此之後,只要發現有些朋友很久沒發文,或沒有按讚,我都會私訊問他是否一切安好?

 

要和住在國內的朋友見面,隨時都可以,但如果有旅居國外的朋友回到台灣,請務必要把握機會見面,因為錯過這一次,恐怕真的很難有下一次。不要說非要等大家都有空才一起吃飯,有時單獨喝咖啡,或是單獨去家中、下榻的旅館大廳拜訪,可能還聊得更盡興。

 

有時看到明明同齡的朋友,居然已經罹患不可能好轉的疾病,雖然難過,但比起將來連見面都不可能時,多少還是會比較欣慰。

 

此外,進入第三人生之後,一定要盡可能參加同學會。很多人在衝刺事業、照顧家庭的第二人生,因為同學成就各自不同,而不太願意參加同學會,但到了第三人生已經沒有太多較勁的意味了。在人生這個階段,要有錢也不會更有錢了,要有地位也不會爬得更高了,所以就把得失心放下吧!

 

畢業三十週年同學會,一般都是參加人數的分水嶺,之前通常門可羅雀,之後就門庭若市了。因為以前談的都是工作和家庭,大家狀況不同,甚至還有高下之分,現在談的都是健康和生活,比較容易起共鳴。

 

同學會最怕的是有人當爐主,由一個人全部買單。雖然大家可能會說好輪流當爐主,但後面主辦的同學肯定是輸人不輸陣,因此到頭來一定是愈辦愈高檔,花費當然也愈來愈多。

 

經濟狀況好的同學當然不會計較這些錢,但有些沒被要求主辦的同學到最後恐怕也不好意思常常參加了。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輪流決定聚餐的地點,然後由所有參加的同學平均分攤,這種同學會才能辦得長長久久。同學會如此,好朋友的聚餐也該這樣做。

 

千萬不要妄言「享受孤獨」。我們都只是凡夫俗子,要盡可能讓孤獨愈晚發生愈好。第三人生如果沒有朋友相伴,將會非常寂寞。

 

交朋友只有一招,那就是走出家門─不走出去,終將孤老一生。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第三人生任逍遙:50之後,比理財更重要的事!》,有鹿文化出版,施昇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