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健康、沒有癌症家族史,為何罹直腸癌?50歲後罹癌,關鍵原因在這裡

一向健康、沒有癌症家族史,為何罹直腸癌?50歲後罹癌,關鍵原因在這裡

69歲的秦媽媽一向健康,也沒有癌症家族史,不過,時有時無的血便症狀已經讓她困擾了三、四個月,日前他前往衛生所做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反應,她去醫院做電腦斷層,發現第三期直腸癌!

檢查發現,秦媽媽的直腸有一顆5公分的腫瘤,已經侵犯周圍器官。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呂宗儒,透過「3D立體腹腔鏡」進行微創技術,切除病灶。

 

術後,秦媽媽隔天就能下床,並接受輔助性化療,目前恢復順利。

 

大腸癌發生率高  50歲後小心飲食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導致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日益提升。最新研究指出,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達50%,已高於歐美國家40%的發生率。

 

呂宗儒醫師說明,約有7-8成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無相關家族史。

 

50歲前罹患大腸直腸癌,大多是基因影響所致;但50歲後發生,原因與生活習慣、長期不當飲食的刺激有關。

 

國外最新研究顯示,每日肉類攝取控制在100克以下,就能有效降低大腸癌風險。另外,平日應均衡飲食、攝取高纖維食物,並適量補充維他命D,可維持腸道健康。

 

血跡只是痔瘡?  癌症出血這樣分

 

另一方面,許多民眾會將「排便出血」誤以為是「痔瘡」,呂宗儒醫師提醒,大腸癌和直腸癌出血的特徵如下:

 

大腸癌出血:血液混雜在糞便中

 

直腸癌出血:與痔瘡出血類似,排便後擦拭肛門會有血跡

 

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異常出血,如有異狀需儘早就醫,並定期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