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瀉
腹痛的原因多半是因胃腸蠕動太快,治療上也與腹瀉相近,以健脾和中、除濕理腸為主。
上巨虛穴:
上巨虛穴屬於胃經。穴點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6 吋,等於是足三里下3吋位置,於脛骨、腓骨之間的縫隙中。
天樞穴:
天樞穴為大腸募穴,有調整脾胃的功效。穴點位於腹部中間,從肚臍正中向左右兩邊水平量取2吋,天樞就在距離肚臍正中2吋處。
脹氣
從中醫的角度看脹氣,認為是腹部的氣堆積得太多,陳建宏說,脹氣可能的原因包括消化不良、吃太多容易發酵或脹氣的食物等,中醫認為是脾胃中氣不足,運化失調所導致。
所謂「胃氣下行、脾氣上升」,因為脾胃消化功能不佳才會容易脹氣,因此臨床治療上,就要先保健脾胃、補益中氣,才能達到增進消化、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
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經合穴,是治療內在臟腑的大穴,既能補脾胃之氣,又能補元氣。穴點位於正坐屈膝成直角,從外膝眼往下量取4橫指,再往脛骨前緣量1橫指。
中脘穴:
中脘是胃經募穴,能夠調節脾胃功能。穴點位於上腹部,肚臍直上4吋。取穴時,先從肚臍眼處向直上量取4橫指,再量取1拇指即可。
氣海穴或關元穴:
此二穴是元氣的根本,有固元、升陽的作用。穴點位置關元穴位於下腹部,直接從肚臍正中往直下量取4橫指就可找到;氣海是任脈上的穴位,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下量取2橫指(中指、食指)的位置。
胃痛
中醫稱胃痛為「胃脘痛」,是屬於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治療上會採取健脾養胃的方式進行,用清熱化瘀的方式舒緩發炎反應。
血海穴或膈俞穴:
如果想要增加化瘀止痛的效果,或是活血,建議可增加此二穴。血海穴有活血、止血、祛腐生新的效果。
穴點位置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吋,取穴時,可用掌心蓋住膝蓋骨, 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5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就是血海穴。膈俞穴位於背後的督脈穴位,背部第7胸椎棘突,正中線旁開1.5吋處,需要由他人代勞才能按壓得到。
足三里:
足三里是補脾胃的要穴,對消化系統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有句話說「三里灸不絕」,意思就是足三里是人體裡的仙丹妙穴,只要經常按摩或施以艾灸保健就能健康無憂。穴點位於正坐屈膝成直角,從外膝眼往下量取4橫指,再往脛骨前緣量1橫指。
中脘穴:
中脘穴能調整胃經的元氣,要養胃當然就要利用胃的募穴來保養。穴點位於上腹部,肚臍直上4吋。取穴時,先從肚臍眼處向直上量取4橫指,再量取1拇指即可。
便秘
中醫認為便秘的病灶在腸,治療時以通調腑氣、潤腸通便、疏通以消導積滯為主。
豐隆穴:
為胃經絡穴,可聯絡到達太陰脾經,具有調節脾與胃的功能。穴點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吋。取穴時,正坐屈膝,在外膝眼與外踝尖之間畫一直線,取直線的中點,然後在距離脛骨前緣2橫指處取穴。
水道穴:
水道穴是脾胃經脈經過之處,可宣通三焦氣機,讓氣的運行順暢。穴點位於下腹部,肚臍中下3吋,距前正中線2吋。仰臥取穴,在天樞穴直下3吋, 關元穴旁開2吋處。
歸來穴:
歸來穴屬胃經,可提升益氣、緩和腹積止痛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穴點位於水道穴下1吋。仰臥取穴,在臍下4吋,前正中線任脈(中極穴)旁開2吋處。
打嗝
當橫膈膜肌肉過度收縮時,就會迫使胃部往上擠壓而產生打嗝,中醫治療上採降逆、止膈,即寬胸逆嗝的方式。
中脘穴:
若為脾胃虛弱者,可加中脘穴補脾胃。穴點取穴時,先從肚臍眼處向直上量取4橫指,再量取1拇指即可。
內關穴:
內關穴為四總穴之一,是心包經上的穴位,可調氣寬胸利嗝。穴點取穴時,手臂伸直,手掌向上, 腕關節微微彎曲能看到腕部的橫紋,靠近手掌處的第1腕橫紋正中往直上量取2吋即可。
太衝穴:
對於容易緊張常打嗝的人,可疏肝理氣,具有放鬆情緒作用。穴點取穴時,從足背第1、2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按推,直到兩骨聯合前緣的凹陷處,約距離縫紋頭上2橫指處。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健胃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