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不好,單純只是因為溝通不足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這麼認為的吧?心中的隔閡或不良的人際關係,早已形成好幾個月或好幾年,怎麼可能只要釋出一點善意就能修復。既然如此,我們該怎麼做才好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溝通量」。例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夫妻,兩人原本多年來互看不順眼,就是因為他們在好好地溝通之後,意外發現對方是好人,最後才會結婚。
「討厭」會引發「迴避」反應。當杏仁核給這個人貼上「討厭」的標籤時,就會促使我們「不想見到這個人」、「不想跟這個人說話」。所以,我們才會跟「討厭」的人溝通不足。
最後,我們對這個人的了解,以及掌握到的資訊量也就少得可憐。就算這個人有著令人意外的長處,如果我們無從得知,當然也就沒有機會從「討厭」轉變為「喜歡」。
如果能掌握到許多關於對方的資訊,說不定就會發現不為你所知的優點,從而提高你對那個人的好感度。
或者,你也可以讓對方了解自己,提高對方的好感度。因此,「增加溝通量」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人都辦得到!增加溝通量的方法
想增加溝通量,其實並不怎麼困難。只要確實做到「打招呼」、「閒聊」、「傾聽」這三件事即可。
1.面帶笑容打招呼
常打招呼,快樂的夥伴就會一個接著一個增加。
日本公益廣告機構的電視廣告提到「問候是神奇的咒語」這麼一句話,我認為說得一點也沒錯。打招呼正是溝通的入口。一個人要是連招呼都不會打,他應該很難跟別人變熟吧?
溝通要先從打招呼做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打招呼是在傳遞「我對你敞開了心房」這個訊息。因此,打招呼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如果你想跟某個人變熟,就一定要跟對方打招呼。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面帶笑容打招呼。沒有人不喜歡笑容,也沒人會因此覺得不高興的。只要你面帶笑容打招呼,雙方就會站到溝通的起跑線上。
2.閒聊
打完招呼後,如果不進一步交談,依舊無法增進雙方的溝通。「閒聊」是能夠很自然、很簡單地增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閒聊的重點在於「透過『閒聊』,發掘出自己與對方的『共同點』」。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了共同點(即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親密度就會提升。
例如:同樣出身於北海道、同樣住在世田谷區、同樣住在田園都市線沿線、同樣愛吃咖哩、同樣愛看電影、同樣是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的球迷、同樣畢業於○○大學……等等,無論對方是誰,彼此一定都有共同點。
如果能從中提出「共同的話題」,便能引發「我也碰過那種事呢」這類「共鳴」。
只要重視雙方的共同點,天天與對方閒聊,原本冷冰冰的人際關係就會逐漸升溫。光是跟對方聊一聊,彼此在「喜歡做的事」、「喜歡的東西」上的共同點,人際關係就會好轉。
因為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的東西」,心情會很「快樂」。持續累積日常生活中的「快樂」,就能促使「討厭」轉變成「喜歡」。
3.傾聽
日文有句慣用語叫做「沒帶聽話的耳朵(聞く耳を持たない)」,意思是「不聽別人講話」。人在面對自己討厭的人時,通常有「沒帶聽話的耳朵」這種傾向。
也就是雖然面對面聽對方說話,實際上卻是左耳進右耳出。這樣一來,即便你認為彼此有在溝通,你們的溝通也總是無法深入。
重要的是「傾聽態度」。同樣的對話內容,如果能仔細認真地「傾聽」,就可以得到更多關於對方的資訊。
而且,我們會對認真聽自己說話的人產生好感。因為看到對方願意傾聽,能夠帶給自己「被接受了」、「被肯定了」這種感覺,大大滿足「尊重需求」。
反之,如果是「講的話不受到重視」,也就是自己拚命地講,對方卻沒認真在聽的話,就會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只要認真做到「傾聽」這件事,人際關係便有大幅度的改善。
通常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很容易因為焦慮地想著「必須做點什麼才行」,而把重點放在「講話」上。建議各位,「講話」與「傾聽」的比例最好保持在二比八。也就是說,交談時大部分都是對方說話,自己則負責回應,偶爾穿插一下自己的意見。
如果能做到這樣的傾聽,就可輕易加深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心理諮商也是使用這種傾聽方式。起初要謹記二比八的比例,久而久之,比例就能進步到恰如其分的三比七或四比六。
淀川長治也用過! 將「討厭」轉化為「喜歡」的技巧
和我年紀相仿的日本人,應該都認識電影評論家淀川長治吧?年輕人或許對他很陌生,他曾在「週日洋片劇場」負責解說電影,將電影的趣味傳遞給大眾。
淀川常說:「我不曾遇過令自己討厭的人。」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大學時代,當時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嘛,他一定也有討厭的人才對。」不過,自從我當上精神科醫師,學習有關人際關係的各種知識後,終於能稍微明白淀川的心情。
淀川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他發現討厭別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而且他一直在實踐本章介紹的將「討厭」轉化為「喜歡」的方法。
雖然我還沒辦法達到淀川的境界,不過如果是「不曾遇過非常討厭的人」這句話,我應該已經有資格說了。對於自己遇見的任何人、有往來的任何人,淀川總是率先主動投出「善意」的球。
人會對釋出「善意」的人,投回「善意」的球。然而,就算一開始對方是回以「惡意」,但只要我們持續投出「善意」的球,久而久之對方一定會投回「善意」的球。
淀川應該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到這項法則的吧!
所以他總是面帶笑容,開朗地與人來往。就是因為淀川時常向周遭散發「善意」的能量,才會不曾遇過令他討厭的人。
「人」是改變不了的,但「人際關係」是可以改變的。許多人認為,改善「人際關係」是非常困難的事,但實際上只要率先主動釋出「善意」,你的周遭就不會再有「討厭」的人,而你也能得到許多人的喜愛。
(本文摘自《那些不堪回首的痛苦,都只是增添人生厚度的養分》,台灣東販出版,樺澤紫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