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他和這個朋友並不怎麼相熟,不過是偶然聚會上認識的一面之緣,但對方開口,他不忍拒絕,只能硬著頭皮。我這位朋友確實是一位好好先生,平時朝九晚九工作忙,週末沒為自己著想,反倒奔波勞累去幫別人。
生活中他是熱心腸,誰有什麼事都喜歡求助於他,不是因為他能力過人,只是因為他不會拒絕,哪怕委屈犧牲自己,也要為別人兩肋插刀。
他讓我想起我的一個遠房親戚,當年因為男朋友不想留在家鄉,她便辭去了很有前途的外企工作,另找了一份工作,跟男友在外縣市結婚生子。她的生活除了家庭、工作,還有一大堆「公益」之事要處理。
因為她學歷高,又熱心愛助人,所以親戚朋友同事的孩子需要課外輔導都會找她,也因為自己略懂投資理財,所以也理所當然地變成朋友們的家庭理財顧問。
幾年不見,發現她蒼老了許多,完全沒有什麼只屬於自己的休閒娛樂,只要有點空閒,都在忙著別人的事。
我問她你快樂嗎? 她說太累了,那點快樂早就消耗殆盡了,現在就盼著能甩去一身麻煩,輕鬆過自己的日子。她本來還想著能騰出時間做個小生意,但因為時間和精力都被耗費殆盡,根本無暇規畫接下來的人生。
你我身邊可能都不乏這樣古道熱腸的人,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總是對別人很好,但是對自己太差,整個人就像為別人而活。
只要是別人開口,無論是力所能及還是極盡吃力才完成的事,都一口答應。可能自己過得捉襟見肘,但會慷慨解囊借錢給朋友;工作上已經忙得團團轉,還會擠出時間幫別人應付麻煩;捨不得給自己買一套得體的衣服,但為另一半置辦行頭時卻一擲千金。
然而,在滿足別人需求的時候,你掩藏著自己的欲望,還捨棄了太多自我。
我承認的確有樂善好施者,他們尋找人生意義的方式就是幫助他人,且在過程中體驗到十足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拋開較深層的東西不談,至少他們是快樂的。
但另一群人,看起來也同樣一身俠肝義膽,也的確為別人的福祉而不停奮鬥,但是他們卻忽視了自己的感受,他們不快樂。為了成全他人,常常委屈了自己,屢次想拒絕別人的求助,卻始終吐不出一個「不」字。
這樣的人,心理學家給他們取了一個別致的名字:「看管人性格紊亂症」或「取悅症」。這種對他人太友善的無私性格或許是一種病態,極端無私是一種用來掩蓋一系列心理和情感問題的性格特徵。他們友善無私的背後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虛、罪惡感、羞恥感、憤怒和焦慮。
這樣傾其所有取悅的人,並非為了獲得某種利益而刻意討好,他們只是對拒絕和敵意有著天生的畏懼和焦慮。可能他們從小就在學習如何避免拒絕他人、引起敵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其實是他們希望被人需要。
被需要是一件多麼體面又風光的事,這說明你不是一個無用之人,說明你在他人眼裡有著熠熠生輝的價值。像一匹良駒終於在人群中被伯樂慧眼識珠,那種興奮和激動真是難以掩飾。
沒錯,每個人都會藉著別人對我們的回饋來確認自己的價值感,但這樣的價值感只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來源。正確的自我認同首先應基於良性的自我回饋,而完全建立在他人評價上的自信,就像沙塵之上的高樓,風一吹沙就動,並不牢靠。
一旦有一次你沒能滿足對方的需求,這種失落和價值喪失感便會如影相隨,讓你痛苦、焦慮,並深深自我懷疑:「我沒能幫上忙,我真沒用。」除了獲得價值感,看管人性格紊亂症候群還追求情感上的滿足,為了獲得愛和溫暖,他們自認為需要投其所好、討好別人。他們的內心暗示是:「要讓別人喜歡我,我才能生存下去。」
抱持著這樣的生活邏輯,他們漸漸形成了「討好型」的人際交往策略。根據薩提爾(Virginia Satir)理論,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會有四種應對策略:
1.討好型:
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感受,以他人喜好為標準,藉著迎合他人保護自己不受傷。
2.超理性型:
不近人情,絕對理性地分析一切問題,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免脫,因為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明確的思維 —— 別人不滿意,是因為自己付出的還不夠多;別人不開心,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好。所以,別人的剝削只會轉化為他們必須更努力討好。
他們不是天生喜歡阿諛奉承,也並不虛偽,他們只是對拒絕感到無能為力,對放棄自己習慣性的迎合無能為力。假設你還想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別只是為別人而忙碌。
首先,你要學會分辨哪些忙該幫,哪些確實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有效的分辨方式可基於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也就是說,依據他人對你而言的重要程度。有很多人可以稱之為朋友,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同樣交情的朋友,他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也各不一樣。
取悅症患者時常內心焦灼,就是因為他們把所有人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有人都緊緊地簇擁在他的內心,實際上這樣密不透風的距離,只會讓你感到更加窘迫急促、呼吸困難。
每個人都是帶刺的,若不能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只會讓你在感到溫暖的同時也被刺傷。受惠於人同樣如此,都是一種心理資源的巨大消耗。
所以,下次再給予善良和愛心之前,請先問問自己,這個人、這件事是不是重要到需要你先把自己丟在一旁。其次,請先確認自己「有餘裕」。完全不考慮自己的需求,是對自己無愛,那還怎麼愛別人?
想想飛機起飛前播放的安全須知,遇到緊急情況時,無論如何都請先為自己戴上氧氣罩再來幫助他人,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把自己掏空去助人,在真實生活裡並不是那麼偉大,我們不是天生注定要當英雄,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赴湯蹈火。最後,學會自我設限和拒絕。
當你分辨這件事確實做不了;當你判斷這個人實在不值得,請用不帶有敵意的堅決告訴他們,抱歉,你幫不上忙。
判斷一個人在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能否自如地對別人說「不」,同時能否接受別人的拒絕,這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氣的。如果做不到拒絕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害怕被別人拒絕,這種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被拒敏感﹂。
拒絕常常和否定相連,拒絕別人總讓人感覺是在否定對方的價值。正是因為你把這個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所以你也同樣害怕拒絕他人。你希望自己是無害的、利他主義的,你不想傷害別人的自尊,所以你不願意拒絕。
怕說「不」的人,在他過去的經歷和人際環境中,一定存在著很多規則和約束。在這樣的言語暴力下,人的行為會在無形中被一種勢力控制著,總是聽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會......」的指引,就會漸漸形成對「不」的高度敏感。
不拒絕不意味著能避免或減少傷害,當你因不忍拒絕,又或者因能力不足而不得不為難自己,也耽誤他人的時候,只是在無盡的拖延中傷害彼此,面對他人的求助,拖延才是最殘忍的拒絕。
所以,拒絕也請及時,表明原因和真誠的歉意,也是一種尊重和解決方式。任何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愛,請先以不破壞自己的生活為前提,適度的犧牲和忍讓是一種美德,但沒有任何一個人、一件事,值得讓你放棄自己的生活,讓你無法留一點愛給自己。
如果不能停止這種不斷付出以取悅他人的模式,你將一直跪在別人心裡,難以挺直腰桿,最終犧牲了自己的人生,換取到的只是他人習以為常地接受你的好。
(本文摘自《我們心裡都有病:超人氣心理諮詢師帶你窺探,不為人知的真實自我。》,好的文化出版,大將軍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