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劇本
最近剛好有個新聞事件,資深主管在高雄工作多年,突然被公司調派至台北上班,沒有交通、住宿等補助,訴諸法律後,資深主管獲判賠償(新聞出處),這個事件很明顯,公司就是希望資深主管受不了自己離職,可以免付大筆的資遣費,沒想到這位資深主管打死不退。
你以為進入一間大企業上班,有如找到終身職般的穩當,但事實並不然,像這樣惡質搞花招的公司不計其數,只是大多數人為了生計,無法跟大公司纏鬥下去,只好另尋良木而棲,而且這種公司再繼續任職,亦不會有遠景及前途,沒必要在此地浪費生命。
人生總是多變,很多事並不會照著你的劇本走,所以我總是有很多套劇本,來因應世態的變化。
薪資逐年成長的迷思
我記得94年退休新制剛推出時,官方提供了一個試算網站,來預估未來會領到多少退休金,其中有一個很弔詭的選項,就是「預估個人薪資成長率」,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薪資會隨著自己的資歷、年齡逐年上升,但事實並不然呀!
我25歲時薪水28,000元,現今2021年最低薪資是24,000元,歷經28年薪水是倒退的,那你或許會說「你的資歷可以讓你跳槽,薪資不斷的翻升」,但現實真的有那麼順利嗎?
很多企業都想要降低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想盡辦法讓資深員工離開,因為一位資深員工的薪資,足以支付兩位剛畢業的年輕人,儘管資深員工經驗老道,企業也甘願冒此風險,他們更可能會遇缺不補,讓現有的員工1人兼2~3人份的工作。而步入中年的上班族,要重新找到不限年齡的工作機會實在不多,更別說可以薪資逐年往上升了。
要人生,還是要工作?
粉圓妹在FB簡歷上提及「20多歲靠吃止痛藥才能走路」,在走完930公里(朝聖之路+巴黎馬德里市區觀光)後,這句像是浮光掠影的話,又一幕幕的呈現腦海中。
20多歲住台北時常常從床上起身要走到浴室梳洗,都要花20多分鐘,不是因為房子太大,而是走路痛到會定格,到大醫院看了很多科別都找不出問題。
我問醫師說「不知問題在哪裡,那怎麼辧呢?」,醫師說「痛的時候就來拿消炎止痛藥吧!」,我說「吃多不是會傷胃、傷肝嗎?」,醫師說「妳吃10年再談傷身的問題」,我躺在床上無法起身時想「我才20多歲,未來的日子要怎麼過?」
直到搬到台中生活後,情況才漸漸好轉,擺脫了吃止痛藥的日子,算算時間,我也吃超過10年的止痛藥,為什麼住台中會好,我也不知道,中間也曾回台北住2個月又復發,只能猜測台北濕氣重、壓力大…等因素,總之台北就是不適合我居住。
當公司不顧我的健康因素,執意要調我去台北上班,我當然不希望這段不堪回首的跛腳人生,再重回我的生活中,就算是補助交通費、租屋津貼,都不能補貼我健康快樂的生活,你想想,每天都痛到不能走路,人生有什麼希望可言,當然連笑容都不見了。
而且當時我已兼任講師,調去台北不是讓我朝講師的職務發展,而是重回秘書的職務,等於是走回頭路,若一個人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快樂的心情、沒有工作的遠景,談前途發展又是多麼的可笑呢?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我的退休金已準備就緒,雖然不是照著我的完美A計劃來走,但還好我的B計劃也差強人意,所以我斷然拒絕調派,拉回現實面,如果我沒有在29歲就想著「老後誰來照顧我」,開始嚴格執行退休金計劃,現今面對公司這種無理的調派,就算是腿斷了「爬都要爬去」,不是嗎?
退休,是一種資格
與其說FIRE族(FIRE -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ment Early)是「財富自由」,不如說是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老闆,當我把未來的日子都做好了計劃及安排,就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居住地點,不必因企業的惡劣行徑或主管的無能,而繼續委曲求全,只為了維持一份沒有前景、不被看重的工作。
問我「退休生活最開心的是什麼?」
1.不用為五斗米折腰。
2.不用看虛偽的臉孔。
3.不用再開無意義的會議。
4.不用訂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5.時間是我的、世界是我的、自由是我的、目標是自己的。
6.人在國外玩,生活費依然準時進戶頭,完全不用操心。
超前部署、關鍵抉擇
我可以斷然拒絕調派,是因為我的超前部署,在29歲就為老後準備退休金,雖然我的薪資不高,但仍可以秉持著「開源與節流」,把薪水存下來,透過適當的理財,為老後舖路。
所以,「現在發生一件好的事,是因為過去做對了一件事」,因為當時埋下了種子,現在才有甜美的果實!
翻出這張9年前演講時的簡報,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超前部署」,每一句話都很像八股的口號,但若要嚴格執行卻著實不易,回頭看卻是如此的欣慰,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一件事的成功與否,不在於擁有什麼,而是做了什麼,並持續做了多久,學會這樣的處事態度,就算拔掉你身上所有的資源,你一樣可以在一個新的領域翻身,這就是我的人生寫照。
我沒有高學歷、高職位、高智慧、多證照、富爸爸、高薪資,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我唯一有的是「毅力」與「堅持」,我能做得到存足退休金在43歲提早退休,相信大家也都能做得到。
(本文獲「粉圓妹」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