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堅在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發文分享,很多人認為便秘時應該要多吃蔬菜、補充膳食纖維,但其實攝取什麼類型的蔬果、怎麼吃才是關鍵!
他舉例,像是「胃下垂」或「大腸無力症」的患者,如果大量食用空心菜這種纖維很長的蔬菜,雖然補充了很多纖維,但由於腸胃蠕動功能較差,這些蔬菜在腸胃裡吸水膨脹,便秘反而會變得更嚴重。因此建議這類患者,可以盡量「把蔬菜切成小段」,減少腸胃道阻塞及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
這些水果含「鞣質」,水喝不夠易卡腸
除此之外,有些人顧慮血糖控制與減重,會刻意選擇沒熟的綠色香蕉來吃,但其實未成熟的青蕉與蘋果、芭樂等含有「鞣質」—單寧酸,會吸收腸道的水分,如果水分補充不足,反而會加重便秘的問題。
其中,青蕉含有70%抗性澱粉,由於抗性澱粉不易被消化、分解,會在腸道中停留很久,而芭樂籽的單寧酸含量更高於果肉,因此建議消化不好的人,吃芭樂時可以去籽食用。其他如柿子、葡萄、石榴也都是高單寧酸的水果,腸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別吃過量,同時也要適度補充水分。
那麼,有哪些蔬果可以協助排便順暢?陳榮堅建議可以多吃奇異果、柑橘、熟透的黃色香蕉等。至於日常想排便順暢,可以謹記4要件:
1、維持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的水分
2、適度補充益生菌、維生素
3、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促進腸道蠕動
4、若便秘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或危害健康,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營養師高敏敏則建議,除了水分、膳食纖維,也要記得適度補充油脂,才能讓排便順暢。預防便秘可以遵循「4381+1/3」法則,每天吃足4份蔬菜、3份水果,也要喝8杯水、吃1湯匙堅果,以及每餐攝取1/3的「未精緻全穀雜糧」等,照表操課,就能與便秘說掰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