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平安旅程都是大同小異,謝哲青:遠遊所遭遇的傷痛,會讓日後記憶更生動鮮明

所有平安旅程都是大同小異,謝哲青:遠遊所遭遇的傷痛,會讓日後記憶更生動鮮明

所有平安的旅程都是大同小異的,但不幸的旅程各有各自的不幸。

 

某次演講後座談,一名高中生拋出一個有趣的問題:

 

「請問,您外出旅行時,會做筆記嗎?會選擇特別去記錄哪些事?忽略哪些事嗎?決定哪些事應該記得?哪些不用?或者,有特定某類型的事會印象深刻?」

 

這真是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啊!基本上,即使我們身處於同一個目的地,進行相同的旅程,每個人的回憶,還是會有所出入。你所記得的,可能是街角小販的咖哩魚丸,但我會想起旁邊書報攤上,擺放的雜誌封面。真的有去刻意記得某些事嗎?實際狀況應該更像是「大部分留存在記憶裡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沒有特殊的記憶點,也沒多大的意義,簡而言之,純粹就是記得而已。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記憶,倒不如說是,記憶選擇了我。

 

記憶擁有多種特性,其中之一是哲學家所謂的「時間性」(Temporality)──一種對時間的內在知覺,它蘊含著某種「可以從經驗裡召喚新意義」的能力。所以,即使有兩個人對同一事件擁有完全重疊的視角與記憶,但事件仍可能賦予兩人截然不同的意義。

 

有趣的是,人對時間的意識並非一成不變,最簡單的例子,哲學家們就觀察到,對於年輕人來說,人的一生似乎有點漫長,但只要跨過某些年齡門檻,時間感會隨著人變老而壓縮。以至於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在資深公民們的心中,彷彿是昨天才發生一樣。

 

(現在的我,已經有這種感覺了。)

 

至於事件會不會儲存成記憶,極度取決於它的「脈絡」。大腦不會因為我們主觀地認定何者重要?哪個不重要?事情就能清晰地寫進記憶之中。例如九九乘法表,拉丁文動詞變化或元素週期表,雖然很重要,但怎樣都背不起來,而且考完試就忘了。

 

人類的記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儲存資訊,記憶之所以,在於它能以某種形式幫助我們了解及預測周遭事物,唯有讓我們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事件的資訊,才是有用的記憶。

 

這裡所謂的「脈絡」,就是現在與未來之間若有似無的聯結,關於大腦這方面的運作方式,像是一部被深鎖在黑暗無聲密室裡的超級電腦,它不曾,也不會直接和外界接觸、互動,以後也不可能會有這種經驗,即使到了今天,我們對它仍然所知不多。

 

總之,記憶是一種很玄的東西,總以它神秘的方式銘刻在我們心底。

 

話說回來,旅行是許多人選擇創造回憶,或逃避回憶的外在形式。形單影隻地漫遊、小兩口浪漫、一夥人狂歡,重大變故後的出走,想要為彼此「多留些什麼」的念頭……還有太多的可能,都是我們離開家的理由。

 

而創造「美麗的回憶」似乎是出門最好的藉口,許多人把它視為我們人生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因為旅行,我們有機會變得「更棒」、「更出色」、「更不一樣」,成為更好的人,所以人類花大把鈔票,將自己放在陌生與無知之中。

 

不過,一直待在家,我們就不會變成更好的人嗎?

 

至少,我們可以這麼想像,旅行也好,待在家也罷,都不致讓我們成為更好,或更糟的人。

 

寫作也是一種旅行

 

以我個人的經驗,寫作也是旅行,一種在回憶或想像裡山遙水遠的精神跋涉。

 

基本上,我先是個旅人,然後才成為作家,但除了形式不同以外,內在歷程卻十分相似,即使在自己筆下創造出來的世界,無論是書寫還是再次閱讀,都具有某種疏離的既視感:那是我,又好像不完全是我。

 

這正是所有旅人面對回憶時的反應。

 

借用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最為人傳頌的那句話: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擁有各自的不幸。」

 

用我的話來說:「所有平安的旅程都是大同小異的,但不幸的旅程各有各自的不幸。」交通誤點、遺失重要東西、不理想的天氣、狀況百出的飯店、不友善的對待……這都是旅行中常見的突發狀況,但是遠遊時所遭遇的傷病疼痛,似乎會讓旅行的感受更加深刻強烈,日後的記憶也更生動鮮明。

 

感冒、發燒、對飯店床單過敏,或是吃到不新鮮食物而腸胃不適,我想,大多數的人,旅行時總會遇到個三兩次,但對我來說,這樣的回憶似乎是多了一點。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早知道就待在家》,皇冠出版,謝哲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