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觀察別人的言語臉色,以揣摩其心意,就是為了有禮貌, 不要成為一位莽撞的人。這個理念被我我全盤接收,並且往另一個極端發展。
家人哪有不吵架的,有時候爸媽爭吵完,我會覺得讓他們心情好是我的責任,或許因為不喜歡凝重的氛圍,自認為可以改變家裡的氣氛。慢慢地,我會下意識忽略自己的難過或沮喪,以別人的心情為首要, 如果可以看見他們笑更好。久了之後,我也忘了自己的需要,總是優先去照顧別人的感受。
小時候當媽媽難過時,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所以媽媽生氣,就要特別乖巧或安靜,討媽媽開心。但或許不是我的問題, 單純只是媽媽心情欠佳。
小學時,有一位死黨在開學第一天突然完全不理我,去她班上也不見我,我在走廊等了很久,宛如這個好朋友一天之內蒸發消失,好像沒有這個人一樣。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斷自責,反反覆覆地想,是我做了什麼事情,或說錯什麼話讓她生氣嗎?到如今還是個謎。
在跟前男友交往時,我總是在道歉的那一方,為了不要有衝突、不要吵架、不要心情不好,我都可以道歉,如果真的不能解決,那就用沉默的方式面對。這樣的敏感,說好聽一點是敏銳,已經是內建模式, 一個不平等對待自己的模式。
有一天半夜看完電視準備去睡覺,再滑一下片單,我看到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演的一部片,因為很喜歡她,在內心天人交戰要不要犧牲睡眠看影片時,已經按下了播放鍵。
《奇蹟男孩》(Wonder)這部片描述家裡有一位罹患「下頷骨顏面發育不全症」(TCS)的男孩,在多次手術後終於可以上學,爸爸、媽媽與姊姊在這過程中如何陪伴他在學校遇到霸凌的事件,也描述了在家庭與人際關係中會遇到的掙扎。這是一部溫馨勵志片,看完後也有很多反思,但我卻在一個奇怪的地方崩潰大哭。
姐姐在劇裡常常有很多時候想要跟媽媽分享心情,卻因為媽媽幾乎忙著處理弟弟的事情,好幾次看到媽媽心情不好,為了不想讓媽媽有更多煩惱,於是把嘴邊想分享的話吞了下去。久了之後,她覺得媽媽好像比較在乎弟弟,沒有時間留給她,慢慢地也不太會主動分享心情, 跟家人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
有一幕,媽媽在回想小時候全家人幫姐姐慶祝生日,突然間我的心揪了一下,眼眶秒紅,電視裡傳來開心的《生日快樂》歌聲,而我坐在沙發前崩潰大哭。
我幾乎快要忘記小時候被慶祝生日的感覺,被專注地在乎,只屬於我的時刻,而不用我去在乎周圍發生什麼事情。看到影片中姐姐的笑容, 更是難過,因為我的記憶都是在觀察別人的眼神、在乎別人的感受, 我被好深的失落感和孤獨籠罩,鼻子塞住邊哭邊抱怨,為什麼總是我要接住別人情緒,那有誰來接我的情緒?
總是我看到別人的需要,那有誰看到我的需要?都是我在陪伴別人,那誰來陪我?我覺得大家都好自私,有需要的時候才來找我。半個小時,我自言自語像瘋子般地崩潰大哭。哭完後冷靜下來發呆,發現自己也錯了一半。
是我自己沒有分享我的需要,那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不過當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需要什麼的時候,要怎麼跟別人分享呢? 忙著照顧別人,我都忘記照顧自己了。
壓抑久了,我也覺得自己的需要不重要,很多時候告訴自己「沒關係、勇敢一點」,卻不知道心裡真正的害怕是「不要講太多自己的需要, 不然別人會覺得很麻煩」。這些錯誤的自我對話,把我自己關在牢籠裡面。
那天大哭完後,隔天我頂著腫成像青蛙般的眼睛在大安森林公園發呆。腫成這樣也不好意思見人,解釋半天也很累。那天我花時間跟自己在一起,沒有特別做什麼事,就是安靜。
想要改變總是需要一些行動。我開始花時間跟自己獨處,學習用文字記錄心情,好的也寫、壞的也寫,先當自己的好友,因為我都對朋友比較好(笑)。我也練習照顧自己,不亂把別人的責任往自己的身上攬;不需要去取悅別人,先讓自己開心與安心。
喜歡這部片裡面的一句話,讓我來換句話說: 「善待他人與自己,因為我們都在這世界上努力地活著。」
推薦歌曲: 〈You Gotta be〉― Des’ree
#璽小語
重視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好好照顧別人。
(本文摘自《你就好好當你自己:不完美也值得被愛的勇氣》,時報出版,璽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