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最早發生在英國,而是讓德國等國家後來居上了?
因為英國那時候是既得利益者,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給他們輸血,英國人賺得盆滿缽滿,缺少創新和技術革命的動力,甚至用各種貿易保護政策支持本土的落後產業。而德國不同,德國希望挑戰舊秩序,希望自己進入一線強國之列,他們有充分的動力創新和發展新技術,提高生產力。
「二戰」後,儘管英國是戰勝國,但其工業凋敝,經濟瀕臨崩潰,殖民地分崩離析,英鎊的地位逐漸被美元所取代。這期間大量的人才離開歐洲,去了環境相對寬容的美國,推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在美國的發生,使美國逐漸發展為超級強國。
我想說的其實跟戰爭無關,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很難自我革命,放棄現有的利益,去追尋一個更廣闊的未來。
大家都知道諾基亞,它曾經打敗了摩托羅拉和眾手機品牌,拔劍四顧無對手。諾基亞決定壟斷全球手機市場的時候,市場卻悄然變化。
智慧型手機迅速崛起,賈伯斯重新定義了手機,蘋果引領了智慧型手機領域的革命,迅速占領市場,三星、LG等品牌迅速跟進,分化成iOS和Android兩大陣營,將諾基亞這個龐然大物打得措手不及。
這時候諾基亞有應對策略嗎?其實是有的。如果它能當機立斷,選擇Android陣營,以諾基亞的市場地位和資金實力,完全可以碾壓大部分的手機品牌,甚至扼殺處於萌芽階段的蘋果手機也未可知。
是諾基亞的研發部門出了問題,還是諾基亞對於全球科技發展的方向把握有偏差?
都不是。後來的資料證明,諾基亞在很多年前已預測到智慧型手機一定會蓬勃發展。可諾基亞的問題是不捨得基礎功能手機的龐大出貨量,不捨得放棄2G時代的Symbian系統,瞻前顧後,不願意自我革命去擁抱技術革新,從而錯失了寶貴的時機,直到無法翻盤。
蘋果成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引領者,占據了這個市場的絕對優勢和利潤。也正因如此,跟當年的英國一樣,蘋果逐漸喪失了積極進取的雄心,反而透過對同行的限制和壓制,來維護自身的壟斷地位,繼續收割利潤。
所以蘋果接下來的策略表現出兩個問題。
第一,跟各路同行打官司,設置無數的專利和技術壁壘,限制和打壓同行。
第二,走奢侈品化路線,維持高利潤,滿足投資人和股東的需要。
第一個問題讓蘋果成為眾矢之的,也讓其持續的創新變得緩慢而薄弱。自我封閉,自我設限,哪怕維持了利潤,最終卻失去了情懷、品味和未來的增長潛力。
第二個問題是抱殘守缺,不捨得放棄高利潤,導致蘋果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偏,從而留出了大片的空白市場,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中國品牌趁勢崛起。等蘋果發現問題,想重新回歸這塊市場已經回不去了。失去的市場又怎可能輕易奪回?
再說中國移動。原先中國移動一直把聯通和電信當成競爭對手,可結果呢?打敗移動的不是其他電信運營商,而是微信。
還是同樣的問題,移動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嗎?不是的,其實移動很早就推出了類似微信的產品,叫飛信。如果深入發展下去,憑藉移動的用戶數量,或許後來就沒有騰訊什麼事了。可移動為什麼沒有做下去呢?還是因為自身的利益衝突,不捨得動短信業務這塊蛋糕。不捨得自我革命,就為後來者留出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騰訊內部,微信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發展微信業務,就意味著革自己的命,因為騰訊那時候的用戶主要來自Q Q,所以當時很多高階主管反對。如果微信發展起來了,那麼置Q Q 和移動Q Q 於何地?
面對困難和壓力,馬化騰全力支持張小龍團隊,拋開一切雜念做好微信,才有了今天這款壟斷中國社交領域的劃時代產品,微信也成為騰訊內部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
假設馬化騰當初不捨得Q Q 這塊的利益,不願意自我革命,那麼微信這個產品很可能會在新的初創企業裡誕生,從而改變網際網路巨頭的格局,使江湖地位重新排序。
人類歷史的演變,無不是不斷變革所帶來的進步。要麼主動改變,要麼被別人改變,這就是現實。
大航海時代,英國終結了西班牙的優勢地位,成為新霸主。「二戰」後,美國改變了歐洲領導世界的格局,後來者居上。現在呢?美國不捨得放棄既有利益,卯足了力氣,全方位限制和打壓中國這個後來者,這就說明了美國不願意自我革命,註定在不久的將來被中國超越。
大到國家,中到企業,小到個人,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是自己的既得利益。
我前幾天還跟朋友聊起,現在許多「富二代」繼承了家業,擁有龐大的企業、厚重的資產、撲克牌一樣的房產證、大量的現金,看似強大,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如何自我革命、如何再創業。守業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想維護既得利益,完成收租模式,坐享其成,這跟曾經的諾基亞有什麼差別?
自己的認知不夠,閱歷不夠,在後來者面前,只能是別人鐮刀下的韭菜。
階級固化在如今的時代只是個假議題,社會在變化,階級在流動,許多人會以你看不懂的形式脫穎而出,打得你措手不及。
現在的豪門,或許明天就會被年輕人擊垮,淪為平庸的大多數。
現在的窮小子,或許一轉眼就踩在豪門的「屍體」上,成為新貴族。
如今正是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本文摘自《沒你強的人,為何混得比你好?》,方舟文化出版,毅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