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次!」所有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回答,看來旭凱是故意設計這麼簡單的計算題。
「嗯,大家的心算都非常快。」旭凱笑著說。
「那如果,每天都搭一次300 元的計程車,這一萬次的計程車可以讓我們坐幾年?」
「27 年多。」好多同學似乎都猜到了老師要問的問題,幾乎是同一個時間就說出了答案。
(圖片來源:《富小孩與窮小孩》)
「好。」旭凱繼續說:「大家的回答都很準確,接下來老師變換幾個數字來問大家,然後你們搶答。答對的同學,下課之後老師請你喝飲料。」說完之後,台下的同學一陣歡呼,然後大家躍躍欲試準備搶答。旭凱:「如果300 萬元的轎車,換成100 萬元,那麼每天搭300 元的計程車,可以搭幾年?」
子齊第一個搶先回答:「9 年。」
旭凱:「如果同樣300 萬元的轎車,但是每天搭計程車的錢,變成600 元,那麼可以搭幾年?」
琪琪也不甘示弱地搶答:「14 年。」
(圖片來源:《富小孩與窮小孩》)
用財務觀點來思考
一輪搶答過後,旭凱停了一下對大家說:「老師並不是要考大家數學題,而是假設大家純粹是因為『交通因素』要買車的時候,如果以財務的角度,又或者是花多少錢與花錢的時間點來看,你們可以把買車的價錢,和你們搭計程車平均的次數和價錢,拿來比較一下,看看買一台車的成本,可以讓你們搭計程車或Uber 幾年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非常的長,就代表我們等於先把未來要消費的錢,『提前』支付了。
而且如果提前支付得越久,就代表原來這個錢在我們身邊,可能可以更有價值的。但是因為提前支付掉了,所以就不能夠用這筆錢來幫我們賺錢,或是說幫我們增值了。」
看著同學有點困惑的表情,旭凱補充說:「或許大家可能還不是很理解,那麼我舉個例子給大家。就拿剛才用300 萬元買車這個例子,如果每天只搭一次300 元的計程車,那麼就同學剛剛計算的結果,我如果不把300 萬元拿去買車的話,我可以每天搭計程車將近27 年。
如果簡化我的計算,假設我把300 萬元拿去投資,每一年的報酬率只有3%,也就是每一年投資100 元賺3 元,那麼把300 萬元放進去投資27 年之後,大家猜猜看,或者是知道的就用『複利』來計算一下,到最後會變成多少錢?」
「老師,666 萬元!也就是把300 萬元乘以1.03 的27 次方,就是666 萬元,為原來的2.22 倍。」珊珊很快地說出了答案。
(圖片來源:《富小孩與窮小孩》)
300萬 ×(1 + 3%)27 = 666 萬
「沒錯,就是666 萬元。」旭凱說:「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果你用搭計程車的方式,也就是讓你消費的時間,和你花費的時間互相配對,而買車的意思,只是把你未來的花費提前支付。而這個提前支付的金錢,如果你用來投資,也就是用錢來賺錢的話,當時間越長,價值就會越高。」
「這也就是這堂課,老師要跟大家分享3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希望大家未來在購買『高價資產』的時候,譬如買車子或買房子,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第一、我們『使用」資產,不代表一定要『擁有』那個資產。尤其是我們使用的頻率沒有很高,又或者不確定會不會一直使用的時候。
第二、如果使用頻率不高,我不確定是不是會一直使用資產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租」的,而不是用『買」的。這樣子花錢又少,又可以比較有彈性。就像計程車就是用租的意思,而轎車就是買的意思。
第三、如果用買的錢非常多,轉嫁成租的方式可以對應很長時間的時候,那麼用租的,把這筆錢放在自己身邊,找尋好的投資方式,用錢來賺錢,或許能幫自己增加致富的機會。」
作者簡介_郝旭烈 (郝哥)
大亞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合夥人,經歷:新加坡淡馬錫集團富登金融控股公司 董事總經理/行政副總暨財務長、力晶半導體集團 總經理特助/經營企劃處長、台積電 財務高階主管
本文摘三采出版的《富小孩與窮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