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開口兒子就回嘴、女兒說「電視才是我媽媽」!吃頓好菜拉近親子關係,餐桌上感受簡單幸福

沒開口兒子就回嘴、女兒說「電視才是我媽媽」!吃頓好菜拉近親子關係,餐桌上感受簡單幸福

我養了兩個孩子,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兩人從小就完全不同。兒子早產五星期,女兒在預產日出生。新生兒應該每三小時餵60c.c.的奶,兒子兩小時就餓哭,每次可以喝240c.c.;女兒準時三小時喝奶,每次60c.c.,不能多也不能少。

兩個孩子成長期間的叛逆也不同,兒子狀況百出,女兒完全無事。兒子經常不見人影,女兒整天在家裏。我想跟他們溝通,我還沒開口,兒子就回嘴;女兒可以聽完卻加一句「電視才是我媽媽」。

 

兒子高二時,有一天到辦公室找我,那天我很忙沒吃午餐,就邀他一起晚餐。我們找了間餐廳,上菜速度很慢,我忙著填飽肚子。兒子滔滔不絕告訴我,他對學校、社會、政治的觀察。我第一次領悟兒子已經長大。

 

上甜點時,兒子正經地告訴我:「不要擔心,我是爸爸跟你的兒子,真的壞事我不會去做的!」那是我第一次對兒子稍微放心。

 

有了兒子的經驗,我也約女兒吃飯,女兒內向,需要灌她一點啤酒才會打開心扉。女兒擅長講冷笑話,她開口我才知道她的觀察有多細膩,也才體會女兒是上帝賜給我的寶貝。

 

在餐桌上溝通,家庭問題迎刃而解

 

與家人吃飯強化關係,效果超棒。

 

父母公婆在世的時候,我會安排每星期一起吃一頓晚飯。飯前先帶老人四處逛逛,增加食慾之後用餐,氣氛更溫暖。

 

過往的年代,習慣全家人一起吃飯。現代人生活緊湊,三餐一個人匆忙吃、甚至是忽略。其實,家人吃飯除了享受食物,增加營養,還能滋潤心靈增加安全感。

 

如果父母行程緊湊,小孩課業繁重或其他因素阻礙,無法在家晚餐,可以找時間一起吃飯聯絡感情。

 

作為過來人,我想建議作父母的可以先閱讀蒐集資訊,參考孩子的個性,好好計畫親子聚餐。在餐桌再技巧地引發有意義的談話,製造溝通的機會,很有助於把壓力從餐桌移走。強壯的親子關係,讓親子雙方健康。

 

台灣人外食比率年年增高,回家一起吃晚餐的機會逐年下降。其實共餐不一定要晚餐,共餐可以選擇早餐、午餐、晚餐、宵夜,甚至是下午茶。遇到家庭問題,有時一起吃一頓大家都滿意的飯,誤會就化解了。

 

透過全家共餐,建立情感關係

 

全家人一起吃飯,是很值得的投資。

 

有研究指出,兒童與家人一起用餐的頻率超過每星期三次,將來抽菸、吸大麻、酗酒的機率會降低,在外闖禍的機率也愈低。

 

這些愈常和家人吃飯的孩子語言能力愈佳,詞彙累積愈多,因為攝取較多的蔬菜水果,肥胖機率較低。父母為了孩子會吃得較健康,不會隨便亂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質成癮中心提醒,父母在飯桌上身負重任,應誠懇交談、同理傾聽、回答並了解子女。

 

成功的聚餐關鍵字是歡樂,如果總是在說教或責怪,可能適得其反。

 

飯桌上保持氣氛愉快,可以有效減少兒童憂鬱、焦慮、自卑等等,若父母樂於回答孩子的疑惑,除了促進語言發展,還能提高學業成績。與成年的孩子聚餐時則可以聊近況,分享趣事,介紹不一樣的職場生活,聊家族故事等等。

 

每個人都喜歡品嚐佳餚,食物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勾起共同的美好回憶。全家人一起在桌邊吃頓好菜,幸福其實很簡單。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