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流養小孩 發現投資機會
想要努力工作靠加薪增加收入,有時候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很難立竿見影,更非一蹴可幾,但是「節流」卻可以隨時隨地馬上執行。
我一直使用不能上網的「智障手機」,到2014年才辦了人生第一支智慧手機,就是為了省下每個月的電信網路費用。雖然說這只是一筆小錢,但是投資一定要從小處著眼,能妥善規畫小錢,才可以賺大錢。
大女兒出生後,為了省下托育費用,我選擇到夜間部教書,白天可以自己帶小孩。
小孩長大後,放暑假時,我每天都帶他們到公立游泳池教他們游泳,當時我跟3個小孩的門票加起來不到200元,卻可以消磨一下午,比起在暑假帶小孩外出旅遊,不僅省錢,小孩子還可學會游泳和鍛鍊體力。
圖書館跟書店也是可以善用的好去處,除了有免費的冷氣可以吹,還可以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
騎腳踏車也是親子的好活動,我喜歡在傍晚時帶著小孩,沿著台北的河濱車道騎車,現在的小孩看太多電視跟電腦,騎車可以舒緩眼睛的疲勞。
游泳、騎車、泡圖書館,是我「節流」養小孩的方法,在節流的過程中,只要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投資機會。
那些年我帶著小孩騎車,發現假日、晚上時,河濱車道滿滿都是腳踏車,一直讓我很扼腕。
記得2008~2009年,台灣掀起一陣單車熱潮,當時我基於節流,捨不得買1台要價上萬元的腳踏車,也就忽略掉自行車這個產業。
如今巨大(9921)和美利達(9914),股價從當時的幾十元,2021年紛紛漲破300元大關,令我有點搥心肝!
如果當初捨得花小錢買單車,進而觀察自行車產業的發展,現在不僅股票賺到價差,每年領到的股息都可以買高級自行車了。
我學的是機械,2000年起我迷上折刀的鎖定機構,也參加許多刀具討論區。當時刀友心目中的「神刀」是名為Sebenza的折刀,在刀店的售價約2萬元。
我看過不少刀友吃泡麵度日,存錢就為了買1把Sebenza。站在我學機械的立場,我覺得這刀子不值得這個價錢,於是就在討論區上勸大家不要「敗」(buy)這把刀子,漸漸得到「不敗教主」這個外號。
有些刀友認為,一把上萬元的刀子如果用10年,其實每天的成本才幾塊錢,一點都不貴;可是我總會想,如果把這筆錢拿去投資10年,又會變多少?
為了抵擋「神刀」的誘惑,我給自己設定「股票資產達到1000萬元」的門檻,一直到2008年,我的股票價值破千萬時,才買進1把來犒賞自己。我覺得,奢侈品不是不能買,但是最好是用來激勵自己。
我的刀友們也熱衷玩手電筒,大約是2007年,手電筒進入LED的時代,當時不少朋友花幾千元、上萬元來買手電筒,而且為了搭配這些嬌貴的手電筒,有些高手還特地從筆記型電腦的電池模組中,拆下18650電池來驅動手電筒。
在當時,知道18650電池的人並不多,我深入研究後認為,將來的電腦一定是從桌上型逐漸走向筆電等攜帶型的手持裝置,18650電池的需求會大量增加,於是買進專門製作18650電池模組的新普(6121)和順達科(3211)股票,持有期間獲利數百萬元,每年領取的股息就夠我買刀子跟手電筒了。
上面的故事說明一件事,年輕人一定要能夠抵抗奢侈品的誘惑,奢侈品只是負債,它會把錢一直從你的口袋拿走。如果可以努力當個「不敗教主」,越早把錢投資在股票等資產上,將來就可以靠這些資產的股息來幫你買奢侈品,反而能越早享受到投資的成果。
「BMW」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來講一個我個人的小故事,我太太有一個弟弟跟一個妹妹,他們兩人都是公務員,也都有自己的車子。記得有一年的228連續假期,岳母約了我們一家5口,跟他們家族去宜蘭玩。
行前我有點納悶,小舅子跟小姨子雖然都有車,小舅子一家是4口,小姨子一家也4口,還要載岳父母,加上我一家5口,還有一堆行李,2輛5人座的小客車,哪裡塞得下?
惡夢果然成真,8個大人、7個小孩,總共15人就這樣塞在2輛車子中,到宜蘭玩了3天,現在只記得車子內真的是好擠好塞,當時我暗想:我為什麼不買車?這麼辛苦幹嘛?
在我結婚後,老婆就希望我買車,特別是在她弟弟跟妹妹都有了車子後。其實當時我的年收入已經比他們都高,但是我覺得汽車是「負債」,能免則免,所以我總是拿不會開車當藉口,能拖就拖。台北的交通建設已經很便利,我盡量用「BMW」代步,也就是遠程的靠公車(Bus)和捷運(MRT),近的靠走路(Walk)。
我在基隆當過5年的夜間部代課教師,每天要從家裡搭捷運到台北車站,轉搭國光客運到基隆,再搭一班公車到基隆海事職業學校上課;晚上10點10分下課後,搭車回到台北車站已經是半夜12點,那個時候捷運沒開到那麼晚,不管颳風、下雨、寒流來,都要一個人孤伶伶等公車,回到家已凌晨1點。這樣的日子堅持了5年,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有點辛苦。
當時如果有買車,到基隆教書就不用這麼累,但是年輕時的我,依然堅持利用「BMW」上下班,就是要省下買車、養車的錢來作投資!
就我個人的經驗,「投資」不一定要有很多錢,但是一定要趁年輕時盡早做,這樣才可以給「複利」發酵的時間;至於車子等奢侈品是「負債」,越晚碰越好。我一直利用「BMW」到46歲,才靠投資的股息來買車跟養車。
有車、沒車 財富天壤之別
自從我買車後,假日只要有好看的電影,就會開車全家出動到電影院報到。有一次看完電影,回家途中經過烤肉店,兒子說想吃,就順便進去光顧,但是附近沒有停車位,只好在黃線暫停,沒想到吃飽後車子不見了,原來被拖吊,只好搭小黃去領車,違規拖吊罰款是1,900元。
以前我的交通都靠公車和捷運,完全沒有停車問題。買了車後才發現,台北市停車真的是個大學問,就算幸運找到車位,收費也不見得便宜。路邊隨便亂停,紅黃線被取締一次就是900元,拖吊則是1,900元,這筆錢可以搭很多次小黃了,還不用花時間繞路找停車位。
想要買車之前,一定要先考慮到養車的直接與間接成本,隨便買車來爽的話,簡直就是挖一個「錢坑」給自己跳,而且這個坑還會越挖越深。
養1輛車大概要花多少錢呢?以2000 cc的國產車為例,牌照稅是11,230元,燃料稅是6,210元,1年的稅金至少17,440元。如果還要租停車位,台北市、新北市的行情大約每月3,000~4,000元,加上外出臨停等費用,停車費1年大概要花掉5萬元。
此外,還有強制險、第3人責任險等必備的保險,大概又要花1萬左右;再加上竊盜險及其他費用,1年保費差不多要2萬元。至於保養、美容、修理等支出,便宜算每年2萬元好了,這樣加起來,就是每年10.7萬元的花費,而這還不包含油錢。
在油錢方面,國人小客車1年平均行駛1萬5千公里,假設1公升汽油跑10公里,換算95無鉛汽油單價,假設每公升30元,每年油錢就是4萬5千元,粗估下來,養車1年總計15.24萬元,平均1個月1.27萬元。
上面的計算只是理想值,開車出去玩不會只是兜風看風景,總會有其他如門票、餐飲、購物等費用,像我們一家5口看場電影再吃個火鍋,至少要2,000元;車子還有意外擦撞的可能,這些加起來1個月算3,500元好了,也就是說,養1輛車,每個月大約要花費1.62萬元,1年算下來就是19.44萬元。
拿1輛70萬元的國產車來算,使用10年後的殘餘價值接近0元,這10年下來買車和養車費用就是70+(19.44×10年)=264.4萬元。一個年輕上班族,從25歲工作到64歲退休,這40年期間大約要用到4部車,總共的成本就高達1057.6萬元。1千多萬耶,嚇到了吧!
這筆錢拿來買房或投資理財,不是比較實際嗎?來算一下,如果把買車、養車的錢,投入在年報酬6%的投資上,40年後會有多少錢呢?第1年買車的70萬元本金,第2年就會變成70×1.06=74.2萬元,依此類推。此外,第1年養車費19.44萬元,第2年就會變成19.44+(19.44×1.06)=40.05萬元,第3年就會累積到19.44+(40.05×1.06)=61.89萬元,依此類推。
從25歲起就把買車、養車的錢拿去投資的話,假設年報酬率為6%,40年後在64歲時,會變成驚人的4397.16萬元,而且此後每年可以領到263.8萬元的現金股利( 假設6% ),就可以用股利買1輛進口車犒賞自己,而且每年都可以靠股利幫你養車子。
或許一般人等不到40年,但是在34歲時會累積到374.5萬元,可以當作買房子的頭期款;在44歲時會有1045.17萬元,這時候就不用煩惱子女出國留學的教育費用。年輕時省下買車、養車的費用來好好規畫,可以在35歲時協助你買房,45歲時送你的小孩出國留學,65歲退休後更可以從此海闊天空、自由自在,不用為錢煩惱。
從這裡我們可以學到3件事:
學習➊「複利」威力驚人
只是每年少少的19.44萬元「養車費用」,40年後會累積到3008.57萬元;如果加上「買車費用」,更會累積到4397.16萬元,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學習➋ 不要買進「負債」
儘管只是買國產車,一輩子買4部車就會花掉1057.6萬元,「買車容易,養車難」上面的數字說明一切。國人十分偏好和泰車(2207)代理的Toyota汽車,該公司2020年獲利超過2.5個股本,股價還曾經突破700元大關,就是要感謝大家買車的貢獻。
學習➌ 趁年輕時買進「資產」
善用買車跟養車的資金,拿來投資的話,40年後會累積到4397萬元。人生沒有幾個40年,投資一定要趁早,馬上狠下心來,謝絕負債,買進資產。
(本文摘自《6年存到300張股票2022修訂版:股子股息讓股票零成本》,金尉出版, 陳重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