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記得媽媽帶著我離開家時,流著眼淚對我說的一句話:「希望妳能理解媽媽,一輩子太長了。」
我十六歲時,繼父出現了,他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整個人看起來乾淨清爽,笑起來很溫和,我對他竟沒有排斥感。
他會為媽媽的花花草草,換上漂亮的花盆;幫媽媽新買的淡綠格子桌布,配上新的餐具;為媽媽的紅色連衣裙,配上一雙乳白色的方跟皮鞋;幫我把用鐵環勾著的幾把鑰匙,換上一個漂亮的鑰匙扣。
他會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江邊看日出或日落;他會帶媽媽去濕地公園拍攝花鳥,告訴她每一種植物的名字和故事,並帶回幾根掉落的樹枝,插在古樸的花瓶裡,擺在我的書桌上。
媽媽喜歡做菜,每次她隆重推出自己的新菜時,繼父總會拉著我,一起漱好口、衣著整齊地端坐在餐桌前,像美食家一樣點評新菜,逗得媽媽咯咯直笑。
繼父還是個「過節狂」,他說生活就該有年有節,有時有令,這樣的日子才有層次感。對於不同的節日,他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並送我們不同的禮物。
有一次,媽媽生病住院,我去醫院時,看到了媽媽的床頭放著一束百合,淡綠色瓷碗裡盛著小塊的水果。繼父坐在床邊,旁若無人地為媽媽讀書。
旁邊病床上的阿姨側著頭,滿臉羡慕地看著這一幕。我忽然鼻子一酸,終於理解了媽媽的那一句「一輩子太長了」。
我回去參加表妹的婚禮的時候,親友們都催我結婚,媽媽和繼父淡然地說:「她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結婚也急不得。」然後,他們就被親友們冠上了「奇葩父母」的稱號,背地裡說怪不得他們養的孩子那麼任性。
可是我知道自己並非是任性,只是覺得要先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和那個對的人相遇。
在我媽的影響下,我似乎也對生活品質比較在意,覺得那個「他」必須和我一樣熱愛生活,講究生活的品質,喜歡有品味的生活。每當好心的閨蜜為我介紹對象時,我都會比較慎重,如果那個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還遲遲沒有出現,我願意等。
我至今還記得,某一次在飛機上,一位男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穿著白色襯衫和白色修身長褲,上身套了一件短款的灰色針織衫,腕上戴著一款羅馬字的小三針手錶,指甲修剪得光滑平整,身上散發著淡淡的海洋調香水的味道。
不僅如此,他還舉止穩重,說話語調平實溫和。這讓八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變得美好了起來!
或許這就是最好的修養吧!他身上的每個細節,都讓陌生人覺得舒適恬淡,從心裡發出讚嘆,並把正能量傳遞給你,而不是讓身旁的人不由自主地向外挪動身子。
其實,有質感的生活並不一定昂貴,只要對生活的細節充滿要求,而不是囫圇、潦草地過每一天,就能成為一個有品味又美好的人—每天好好地洗臉,把衣服燙平,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每天更換貼身的衣物,保持讀書的習慣,有一顆好奇心……
一輩子很長,你要做一個有質感的人,我希望我找的那個人,不會輕率隨便的對待生活,而是願意花心思把冗長的歲月,分割成一個個充滿喜悅的小時刻。
不要過於在乎別人的想法,你要為自己一輩子的幸福負責,別讓你的幸福,毀在別人的嘴裡。
(本文摘自《與其讓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看》,方舟文化出版,J小姐著)